在秸稈的各種成份中,木質素普遍認為是生物質固有的最好的內在粘合劑。它是由苯丙烷結構單體構成的,具有三度空間結構的天然高分子化臺物,在水中以及通常的有機溶劑中幾乎不溶解,100℃才開始軟化,160℃開始熔融形成膠體物質,因此,木質素含量高的農作物秸稈非常適合熱壓成型.在壓縮成型過程中,木質素在溫度與壓力的共同作用下發(fā)揮粘合劑功能,粘附和聚合生物質顆粒,提高了成型物的結合強度和耐久性。 秸稈體內的水份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自由基,流動于生物質團粒間,在壓力作用下,與果膠質或糖類混合形成膠體,起粘合劑的作用,因此過于干燥的秸稈通常情況下是根難壓縮成型的。秸稈體內的水份還有降低木質素的玻變(熔融)溫度的作用,使秸稈在較低加熱溫度下成型。
半纖維素由多聚糖組成,在一定時間的貯藏和水解作用下可以轉化木質素,也可達到粘合劑的作用。纖維素是由大量葡萄糖基構成的鏈狀高分子化合物構成,是不溶于水的單糖,因此纖維素分子連接形成的纖絲,在以粘合劑為主要結合作用的粘聚體內發(fā)揮了類似于混凝土中“鋼筋”的加強作用,成為提高成型塊強度的“骨架”。此外秸稈所含的腐殖質、樹脂、蠟質等萃取物也是固有的天然粘合劑,它們對壓力和溫度比較敏感,當采用適宜的溫度和壓力時,也有助于在壓縮成型過程中發(fā)揮有效的粘合作用( Lindley.1989)。
此外,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在不同的高溫下,均能受熱分解轉化為液態(tài)、固態(tài)和部分氣態(tài)產物。將秸稈熱解技術與壓縮成型工藝相結合,通過改變成型物料的化學成分,即利用熱解反應產生的液態(tài)熱解油(或焦油)作為壓縮成型的粘合劑,有利于提高粒子間的粘聚作用,并提高成型燃料的品位和熱值.A. Demirbas( 1999)在最近的研究中,將榛子殼在327℃熱解產生的熱解油作為壓縮成型的粘合劑,結果顯著提高成型燃料的松弛密度和耐久性等物理品質指標值。
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秸稈顆粒機、秸稈壓塊機等生物質燃料成型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