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分
從起因來看,影響顆粒水分的因素包括原料水分和調質水分。原料含水量過高(超過14.5%),以致在通常調質條件下混合粉料的水分偏高,使粉料增加了粘度,不能完全從模孔中擠出而在壓模內圓表面形成一層“殼”,影響生產。原料水分過高還會造成成品顆粒水分偏高,影響產品質量。混合粉料調質一般采用蒸汽調質,蒸汽質量的好壞是影響制粒水分的主要因素之一,非飽和蒸汽將直接造成制粒水分的增加。一般來說,制粒效果最佳的水分含量在15 .5%~17.5%之間。蒸汽從鍋爐出來經過汽水分離進入調質器,其實并非飽和蒸汽,主要原因如下:鍋爐的蒸汽壓力不夠;蒸汽流量不足;疏水器離調質器較遠;氣溫較低,而管道較長;管道設計不合理。
這樣,冷凝水和含水蒸汽進入調質器后,混合粉料的水分將大大增加,而溫度會降低,影響制粒質量。如何保證進入調質器的蒸汽質量,是制粒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鍋爐出來的蒸汽壓力控制在0.2~0.5 MPa;鍋爐到調質器之間的管道的管徑不小于3. 81cm;在靠近調質器的管道上加裝疏水器;縮短鍋爐與調質器之間的管道距離,或在管道上覆蓋保溫材料。
其中,蒸汽的壓力大小應根據粉料的情況來調節,蒸汽的流量可通過調節各個截止閥來控制,加裝的疏水器可以及時地排走冷凝水,縮短管距和管道保溫能保持蒸汽的溫度,也防止了二次汽水的產生。
2、調質的溫度和時間
一般來說,調質的溫度不低于70℃,才能使粉料比較充分的糊化,當然還需要一定的糊化時間。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使粉料在調質中滯留15s以上,一般也不低于6s。我們選取了2組數據作出比較。
表1 調質溫度對質量的影響
入模溫度(℃) | 蒸汽壓力(MPa) | 水分(%) | 分化率(%) | 硬度(kg) |
75 | 0.44 | 17.1 | 4.3 | 7.0 |
65 | 0.23 | 15.5 | 10.1 | 5.6 |
表2調質時間對質量的影響
顆粒直徑(mm) | 調質時間(s) | 粉碎率(%) | 硬度(kg) |
4 | 6 | 12.4 | 2.2 |
4 | 15 | 3.6 | 3.0 |
4 | 30 | 1.8 | 5.7 |
3、二次制粒技術
二次制粒技術的優點在于:①粉料通過二次調質,被進一步熟化,在某種程度上可代替一次膨化。②經過了充分糊化的顆粒不易老化,保存1個月后,其質量依舊。③顆粒的耐水性增強,耐水時間長達1h以上。④經過二次制粒,粉料提高了細度,有利于增加顆粒的耐水性和提高消化率。⑤冷卻簡單化。顆粒含水率在17.5%左右,只需一般冷卻即可,不必干燥冷卻,降低了成本。
如果延長第一次制粒后顆粒的保溫時間,再進行二次制粒,效果會更好。
4、機器的調整
①主電機電流的控制是安全、優質、高效生產的保障。應在制粒機顆粒機附近安裝制粒主電機電流表,根據該電流表示值的大小來調節喂料量,同時也應及時調節蒸汽的壓力和流量,確保制粒質量。
②喂料器的控制也是制粒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在顆粒機上方合理的位置應安裝一貯料斗,其容量應不小于制粒機顆粒機每小時需用料量的1/3。預混合粉料進入貯料斗后,得到緩沖,有利于調節喂料量。
③如果有條件,給級聯式冷卻器加高,增加冷卻段的容積,改進冷卻風機出風口(盡量選用0°出風口),增大冷卻風量。這樣可以降低成品的水分和溫度,提高顆粒質量。
總之,顆粒的質受受到原料性質和水分、調質溫度和時間、操作條件、制粒機工作狀況以及冷卻效果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哪一個因素沒控制好,都會影響成品質量。只有綜合考慮各要素的變化,及時地調節控制好機器,才能達到優質、高產的效果。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顆粒機、秸稈壓塊機、飼料顆粒機、木屑顆粒機等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