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是北方人比較喜食的一種淡水魚類,占淡水魚類市場銷量的80%左右。我們曾在1991年進行了鯉魚高產養殖試驗,取得了單產22 500 kg/hm2的試驗結果,在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隨后這一成果很快地被推廣開來,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鯉魚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我們也在一直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鯉魚的產量也在不斷地提高。現在河南洛陽池塘鯉成魚單產45 000 kg/hmz左右是非常普遍的。我們在此基礎上,在洛陽吉利黃河灘區選擇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一個池塘,進行了鯉成魚超高產試驗,現就其養殖技術報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飼料
顆粒機是鯉魚養殖戶們不錯的選擇。
1.1池塘條件
試驗池塘面積為0.47hm2,東西長,南北寬,長寬比為5:3,池形較好,便于日常管理。池塘底質為壤土,保水性能好,且池塘經過清淤,池底無淤泥。池塘深度4m,經?杀3炙3m以上。池塘有良好的水源條件,配備機井1眼,用水為地下水,水質清新、無污染,非常適合鯉魚養殖。
![350飼料顆粒機](http://www.jiankongpf.cn/uploads/allimg/120919/1-120919202125138.jpg)
![雞飼料顆粒](http://www.jiankongpf.cn/uploads/120919/1-120919200203416.jpg)
1.2設備要求
配備3kW葉輪式增氧機4臺,池中放3臺,1臺備用。由于養殖密度比較高,一旦出現停電現象,將造成非常大的損失,所以配備10 kW的發電機l組。在池塘東西向中間的位置搭設1個投飼臺,配備2臺投餌機。配備5kW潛水泵2臺,以備加水和換水用。
1.3魚種投放
在魚種投放的前10d,采用干塘法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徹底消毒,以殺死有害病原體。投放的魚種來自與試驗池相鄰池塘培養的鯉魚種和鰱鳙魚種,在投放前用無公害的水產藥物對魚種進行了細致的消毒,具體放養情況見表1。
![魚種投放情況 魚種投放情況](/uploads/allimg/130301/1-130301110GSD.jpg)
1.4投喂
在投喂中嚴格按照“四定”的原則。
1.4.1飼料配方 所采用的配合顆粒飼料在本地飼料廠加工,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采用了2種飼料配方(見表2),鯉魚在平均規格250 g以下時采用第1種配方,平均規格250 g以上采用第2種配方。
![魚種投放情況 魚種投放情況](/uploads/allimg/130301/1-130301110Rc62.jpg)
1.4.2投喂馴化在魚種放養后的第5天,水溫在13℃左右,就開始進行投飼馴化,每天馴化3次,馴化時要將投餌機頻率調慢一些,出料量要小一些。由于所放鯉魚種都是經過馴化的,且池塘放養的密度也大,所以經過3d就馴化成功。
1.4.3 投喂量總的原則是“八成飽”,喂料時當看到80%的魚離開食場后就應該停止投喂,一般每次投喂40min左右。要定期測定水溫和魚體規格,然后根據日餌率表(見表3),計算出大致的投喂量,不能忽多忽少,以避免魚類時饑時飽,影響消化、吸收和生長。但如遇到特別情況,如遇陰雨天或水質不好時應少喂或不喂。
![飼料顆粒機 飼料顆粒機](/uploads/allimg/130301/1-130301110913128.jpg)
1.4.4投喂次數根據季節和氣溫的變化來調節投喂次數,在4月和11月每天投喂3次,5月和10月每天投喂4次,6~9月每天投喂5次。開始投喂時由于魚的數量少,所以采用1個投餌機,但隨著數量的增長,1個投餌機不能滿足投餌的需要,這時就要采用2個投餌機進行投喂,2臺投餌機要相靠斜向450架設,這樣投餌機投射出的飼料覆蓋面積大且均勻。
1.5日常管理
1.5.1 水質調控加強水質調控是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池塘產量的重要措施。3月份魚剛放進池塘時,水深一般在1. 2m左右,這便于快速提高水溫。以后每隔10 d加1次新水,在5月底水深加到3m,以后基本上一直保持此水位。從6月初到10中旬,根據情況,一般每10 N15 d換水0.5 m左右,10月中旬以后隨著投喂量的減少和氣溫的降低,這時不再換水。整個養殖過程中,池塘水質保持良好,透明度都在0.25 m以上。
1.5.2 魚病防治由于養殖密度很高,一旦出現魚病爆發,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進行魚病預防非常關鍵。我們平時一般每20 d用“氯殺王”殺菌藥和硫酸銅與敵百蟲合劑殺蟲藥按照用量進行全池潑灑;每隔50 d左右投喂呋喃唑酮藥餌2d。養殖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指導思想,由于預防措施得當,所以整個養殖過程中沒有魚病發生。
1.5.3 科學使用增氧機在如此高密度的養殖中,增氧機的使用量非常大。我們在池塘中架設了3個增氧機,進入6月份一般晴天中午開動1臺增氧機th左右,基本滿足了交換上下水層的需要。進入7月份,一般晚上8點鐘就要開動1臺增氧機,10點左右開動2臺增氧機,12點鐘以后開動3臺增氧機才能滿足耗氧需要。
2、試驗結果
2.1 產量
停止投喂是在11月初,在11月底開始進行銷售,即從停止投喂到開始銷售中間不到1個月,基本上沒有多大消耗。共出塘鯉魚35 600 kg,平均單產76 286 kg/hmz。具體收獲情況見表4。
![飼料顆粒機 飼料顆粒機](/uploads/allimg/130301/1-130301110945C2.jpg)
2.2經濟效益
整個養殖過程中共投喂顆粒飼料61 500 kg,飼料平均價為2.2元/kg,飼料系數為1.77,可以看出飼料利用率比較高;鯉魚銷售價為7.6元/kg,總銷售收入27.6萬元:總支出19.7萬元,其中:飼料費13.5萬元,魚種費4.4萬元,電費0.9萬元,其它費用0.9萬元;純收入7.9萬元,折合單位面積純收入16.9萬元/hm2。
3、分析與討論
3.1養殖設備
通過養殖試驗,我們獲得了鯉成魚單產超7.5萬kg/hm2的試驗結果。在靜水池塘中,對完全靠鰓進行呼吸的魚類進行集約化養殖獲得如此高的產量是非常少見的,這極大地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此種高產養殖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養殖過程中除了要求保證正常的電力供應外,還必須配備相應的發電機,必須有備用的增氧機和潛水泵等。
由于鯉魚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全部從顆粒飼料中獲取,因此養殖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飼料的質量,不然就有可能出現營養不良,影響魚類的生長。由于產量非常高,投喂時鯉魚的搶食面積很大,靠人工撒投根本不能滿足魚吃食的需要,因此必須用投餌機進行投喂,本試驗需要2個投餌機。
3.2養殖水質
根據試驗結果分析,進行鯉魚高產養殖時,套養的鰱鳙中可加大鳙魚的比例。在養殖期間可以看到鳙魚在鯉魚搶食的四周吃食飼料碎屑,這提高了飼料利用率,改良了水質。因為在整個養殖期間投喂了大量的飼料,極易造成水質惡化,因此除了平時進行加水、換水等措施改良水質外,還要在養殖前對池塘進行徹底清淤,做到池塘底部沒有淤泥。
3.3行情把握
經濟效益隨著市場行情的波動而受到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近幾年市場波動很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水產品市場規律,經濟效益將受到很大的損失。比如2004年,9月份鯉魚的售價在6元/kg左右,而到11月份鯉魚的售價上漲到7.6元/kg,不到2個月時間,鯉魚的售價上漲了1. 60元/kg,如我們試驗池塘超過3萬kg的產量,收益可相差4萬~5萬元。
3.4飼料加工
從養殖結果看,飼料投資占總支出68qo,在進行鯉魚高產養殖中占非常大的比例。現在飼料來源有3個方面:一是直接購買成品飼料;二是到飼科廠進行來料加工;三是購買小型飼料機自己加工飼料,相鄰兩者之間差價在150元/t左右。因此要進行鯉魚高產養殖,且飼料需要量很大,如果能自己加工飼料,飼料成本將降低很多,從而也會相應地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