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方地區夏季熱應激嚴重,給奶牛養殖帶來嚴重影響,做好防暑降溫,優化設計飼料配方,選擇抗熱應激的新型飼料添加劑,可以有效緩解熱應激,提高奶牛養殖效益。
1、科學調制飼料
熱應激可明顯降低奶牛的采食量,影響產奶量。提高干物質采食量,是夏季飼養管理工作的重點。
根據調查,一些規模化奶牛場尚未飼喂TMR全混合日糧;飼喂全混合日糧,可以提高干物質采食量,緩解和防治瘤胃酸中毒。適當增加TMR含水量,達到50%~55%,可以提高飼料適口性,提高采食量。
生產實踐表明,一些奶牛場大量種植牧草,收割青草鍘短后飼喂奶牛,可明顯提高奶牛產奶量,改善乳品質量。
2、改進飼喂方式
生產實踐表明,適當增加飼喂次數,一般從飼喂3次增加到4次,可明顯提高夏季奶牛的采食量。熱應激可明顯改變奶牛的晝夜節律,避開中午最熱時候飼喂,適當增加夜間飼喂量,可明顯提高奶牛的采食量。
每次撒料后,應及時推料/掃料,使奶牛在一定時間內能夠采食到足夠的飼料,以防止奶牛吃不飽或吃不到足夠的飼料。及時推料/掃料,還可減少飼料中的水分蒸發,保證飼料的適口性,減少飼料的腐敗變質,減少剩料,提高采食量。
3、提高日糧濃度
脂肪具有減少額外體增熱效應的作用。優質棉籽中的脂肪含量高達40%左右,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建議脂肪在日糧中的比例可提高到6%左右。據生產實踐,每頭奶牛每天可飼喂棉籽餅1kg左右,或脂肪酸鈣250 g,不但可明顯提高產奶量,而且可明顯改善乳脂率等指標。
適當增加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使蛋白質濃度比正常水平提高4%左右,過瘤胃蛋白占粗蛋白比例提高到35% ~38%,賴氨酸與蛋氨酸比例為3:1,可明顯提高夏季奶牛的產奶量和抗熱應激能力,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
秸稈顆粒機、
秸稈壓塊機是養殖戶們生產顆粒飼料很好的選擇。
4、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
據生產實踐,在熱應激狀態下奶牛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明顯增加。因此,應適當補充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被認為是抗應激因子,在類固醇激素合成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日糧中補充維生素C后,可明顯抑制奶牛的體溫上升,提高采食量,降低血液中皮質醇濃度,增加骨骼中鈣的活性,從而減輕熱應激影響。夏季一般可在奶牛飼料中添加0.04%~0.06%維生素C。維生素A的添加量可從每日每頭5萬IU提高到15萬IU;每日每頭補充B-胡蘿卜素400 mg。維生素E是一種細胞內抗氧化劑,能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機體抗應激能力。因此,夏季可在奶牛日糧中添加正常量3—5倍的維生素E,以緩解奶牛的熱應激,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泌乳量,防止牛奶中的脂肪氧化,從而延長牛奶脂肪酸敗時間,以利牛奶貯藏。此外,據試驗報道,奶牛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煙酸,可以明顯提高產奶性能和繁殖性能。
夏季奶牛出汗多,可引起大量電解質丟失。因此,需要適當調整日糧,使鉀離子含量達到日糧DM的1.3%~1.5%,鈉離子達到DM的0.5%,鎂離子達到DM的0.35%。據生產實踐,夏季每頭奶牛每日添加1.0%~1.5%小蘇打和0.5%~0.7%氧化鎂,可有效避免酸中毒的危害,提高產奶量。添加硫酸鉀(100 g/頭)可有效降低奶牛的直腸溫度,減少產奶量下降。
5、供給充足飲水
正常情況下,奶牛采食1kg干物質,需要飲水3L;熱應激條件下,需要飲水7L。溫度每升高1℃,每頭牛每天飲水量增加1.2 L。因此,夏季為預防熱應激,應供給充足飲水。
最理想的飲水溫度是17℃,從體內蒸發時則有200℃左右的溫差,可以散發大量熱量。相反,如果飲用太陽下暴曬的33℃熱水,則僅僅只有4℃~5℃的溫差。奶牛從擠奶到采食,一般需有1~2 h的時間不能飲水,之后開始競爭飲水,因此水槽容量應>50L為佳,供水速度>20 L/min為宜。
6、飼喂新型飼料添加劑
據試驗報道,某些新型飼料添加劑可以改善飼料轉化效率,適量飼喂,可預防奶牛的夏季熱應激,如半胱胺鹽酸鹽(每日每頭30g)可明顯提高奶牛的抗病力和抗應激能力;吡啶羧酸鉻有利于調節瘤胃細菌和原蟲的數量、種類和組成,改變瘤胃的發酵產物;瘤胃素( Rumensin)又稱莫能菌素,有利于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和產奶量,并有改善乳品質量的作用。
此外,柴胡、石膏、黃芪、黃連、知母、青蘺、菊花、紫草等中草藥可以調節體溫中樞;麻黃、桂枝、薄荷、葛根、紫蘇葉等可通過發汗來預防熱應激;蜈蚣、地龍等可以抗驚厥;朱砂、磁石、刺五加、五味子、僵蠶、蘇木等可鎮靜催眠,都具有減緩熱應激的作用。
總之,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科學調制飼料,應對熱應激的挑戰,能夠很好的改善牛群健康,提高生產性能和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