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區畜牧業已占畜牧業的絕大部分,產業結構調整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一家一戶的庭院畜牧業被規模化養殖和飼養小區所取代,為適應市場需求和規模養殖效益的提高,我們從農區人多,地少,牧草種植少而作物秸稈豐富的特點出發,對肉牛養殖規模,品種,不同時期的飼料配方,飼喂方式,日常飼養管理等進行了試驗研究,取得了較好的試驗結果,為推動農區規模養牛的發展選出了一條好的途徑,現將試驗情況介紹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牛舍牛欄的建造
農區養牛的目的是使其快速育肥,以實現最高增重,所以牛舍牛欄的建沒要做到冬暖夏涼,無論是舊房屋改建或新建都要達到夏天涼快不潲雨,冬天保暖不透風。牛欄以水泥麻皮地面,牛槽要建成前高后低、略高于地面,槽底建成弧形的,縱向有一定的坡度;至于建單列式、雙列式,要以飼養規模和場地情況而定;本試驗是在一處小學校舍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每一個三間教室改為南北向、養4排牛,每排8頭牛的牛舍。
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飼料
顆粒機、顆粒飼料機是養殖戶們生產顆粒飼料很好的選擇。
1.2肉牛的品種選擇
增長速度快而肉質好的當屬雜交公牛,為搞好試驗我們從通遼市、萊州市等地購得西門塔爾、利木贊、皮埃蒙特等與本地牛的二、三元雜交肉公牛,作為試驗用牛,共進行了三批(120頭)。
1.3不同時期的飼喂配方
從我市地處農區,飼草資源豐富的特點出發,制定出了適合架子牛(400 kg以上),青年牛(250 kg以上)的精料配方:
架子牛飼料配方:玉米65%,豆餅5%,棉籽餅15%,麩皮11.5%,骨粉1%,食鹽1%,蘇打粉1%,香味劑0.5%。
青年牛飼料配方:玉米60%,豆餅10%,棉籽餅20%,麩皮5.5%,骨粉1.5%,食鹽1%,蘇打1%,香味劑1%.
粗飼料主要以青貯玉米秸和啤酒糟。白酒糟結合,所用青貯玉米秸主要是利用秋季收玉米后的綠稈綠葉的玉米秸及時收割進行大面積青貯。全年飼喂。夏天配以啤酒糟,冬天配以白酒槽。
1.4不同階段的精飼料喂量
根椐牛的年齡不同,可分為青年牛育肥( 250kg),育肥時間為68個月;架子牛育肥(450 kg),育肥時間在45個月。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階段飼養;第一階段715 d,這時新購進的牛由于長途運輸,以及應激出現疲勞和對環境的不適應,這一階段為恢復期,主要是調教牛。上槽吃混合飼料,開始時不喂精料,先喂優質青草,干青草,麥秸,花生秧等,飲清水,陸續混入青貯飼料,或氨化飼料以及酒糟.讓牛饑餓12 d后再喂給精飼料。
第二階段;1520 d.為過度期,經過15 d的恢復期后,牛基本適應了新環境的飼養條件,此時可以加大精飼料的喂量。一般按體重的0.8%喂給,200 kg體重的牛用精料1.6 kg就可以,粗飼料不限量,連續喂幾天,習慣后就可以逐漸增加精料在日糧中的比例到1%,過渡期終了時,精飼料可占日糧的40%50%。
第三階段110120 d,快速育肥期,(此期日糧中精料比例越來越高,精料在日糧中的比例是:120 d為55%60%;2150 d為65%70%;5190 d為75%;90-120 d為80%85%。
1.5飼喂方式
為便于操作和管理,又符合牛的生理特點,采取一天喂二次的飼喂方式,冬春季早上5:00,下午17:00;夏秋季早上4:30,晚上17: 00,每次飼喂時間一般在3040 min,喂9成飽即可,夏季中午喂一次水。做到反芻時間不低于8個h。在日糧改變的23 d內,飼養人員要勤觀察牛只的采食情況,反芻次數,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同時要按飼養階段。精料占日糧的比例,添加精料。草料的處理方法是:精料喂前用清水浸透,達到手握成團。掉地成散,然后把青貯玉米秸均勻地攤在水泥地上,約15cm厚表面撒勻浸透后的精飼料,再在上面撒上5 cm厚的酒糟(夏天啤酒糟,冬天白酒糟,主要借助于酒糟的酵母發酵,利用酒糟中的一些促生長因子),用塑料布蓋上發酵,一般夏天3個h,冬天12個h后,摻均飼喂,這樣草料柔軟有一種酒香,牛特別愛吃,不剩渣,接著飲清水。
2、試驗結果
本次試驗采用每頭牛一個月稱重一次,根椐體重情況相應增加飼料喂量,每批單獨計算效益,總的情況是:
2.1投入:
(1)購牛342 240元(包括購青年牛72頭171 360元,架子牛48頭170 880元);(2)飼草18 600元(包括青貯飼料15 360元,酒糟3 240元);(3)精料80640元;(4)人工費9 000元;(5)防疫消毒藥品費1500元;(6)水電及房屋租賃費13 500元;合計465480元。
2.2收入:
(1)出欄牛516 361元(包括青年牛275 745元,架子牛239 616元);(2)糞肥13680元;合計529 041元。
2.3效益
529041 - 465480:63561每頭牛平均效益529 .67元。
3、小結
本項目在22個月的時間里,共出售商品牛120頭,其中青年育肥牛72頭,從264 kg增重到491 kg,平均增重227 kg,達到日增重1.2 kg;架子牛48頭,從440 kg,增重到640 kg,平均增重200 kg,達到日增重1.5 kg。效益非常顯著。
項目共利用青貯玉米秸1100萬kg,收購價為0.02元/kg,使周圍群眾每畝地多收入80元左右,一方面變廢為寶,同時避免了焚燒秸稈對空氣的污染,大力發展規模養牛,使農區的作物秸稈得到充分利用,又能解決農民增收的問題,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從本試驗分析可以得出在農區可以大力推廣規模化,工廠化養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