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是由糖或由淀粉和纖維素水解的得到的糖發酵而生產的。因此,制取燃料乙醇的生物質原料資源主要有三大類:一是淀粉質,主要有玉米、薯類、高粱、小麥等,這是目燃料乙醇生產最主要的原料;二是糖質原料,主要有甘蔗、甜高粱、甜菜、糖蜜等;三是纖維素原料,主要有農作物秸稈、薪柴、雜草及農林加工廢棄物等,這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乙醇生產原料。從世界范圍來看,乙醇生產中60%為甘蔗或甜菜原料,33%為以玉米為原料。
國外燃料乙醇利用生物質資源現狀分析如下:
由于燃料乙醇的生產原料來源比較廣泛,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可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燃料乙醇生產原料。美國、巴西、歐盟、印度等國在選擇原料上都有著各自的特色。
美國生產燃料乙醇的原料95%是玉米,也利用一部分高梁,目前,美國9096以上的生物質燃料乙醇廠地位于玉米帶。2004年,美國生產燃料乙醇消耗了3200萬噸玉米,占全部產量的11%,2005年則消耗了玉米總供給量的12%。有專家預測,到2012年美國燃料乙醇生產將消耗玉米總供給量的20%。同時,隨著美國農民對燃料乙醇巨大需求的認識,玉米播種面積呈現了上升趨勢,很多農場主把原來生產大豆的土地也用于種植玉米,玉米播種面積由2001年的3037萬hm2增長至2006年的3240萬hm2。美國玉米生產者協會預測,從2005/06年度起,玉米播種面積將以5%的速度增長,至2011/12年度,美國玉米播種面積將增至3483萬hm2。目前,美國對纖維素生產燃料乙醇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已形成了由能源部、農業部、環保局共同負責,并由相關研究所承擔有關研究項目的研究體系。
巴西則主要以甘蔗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長期以來在燃料乙醇的原料方面一直比較單一,1976-2003年,巴西甘蔗的單位面積產量從50t/公頃提高到70t/公頃,年產量則從1億t增長至3.5億t,每公頃甘蔗提煉的燃料乙醇從2204L提高到了5500L。近年來,巴西的甘蔗總產量還在呈現快速增長。于此同時,由于大力發展燃料乙醇產業使得糖產量出現了逐漸下降的趨勢,針對這一現象巴西政府已采取了多項措施,一方面在擴大甘蔗的種植面積,另一方面也在嘗試使用其他生產原料。
歐盟的農業發展模式和美國的大不相同,玉米在歐洲的大部分國家的產量都不高,而是更多地使用小麥和甜菜用于燃料乙醇生產。
東南亞國家中主要以泰國、印度為代表,泰國政府致力于發展燃料乙醇的多元化,甘蔗、木薯和蜜糖在工業中已經得到了應用。印度則為了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度,已制定了詳細的燃料乙醇生產計劃,目前,主要以發酵和粉碎甘蔗廢料生產燃料乙醇,燃料乙醇也可以供
生物質鍋爐燃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