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人類發展和安全的頭等重要問題,由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及其帶來的污染問題,開發清潔的替代能源已經成為現階段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農作物秸稈以其產量大、低污染等優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的農作物秸稈利用研究已經取得了規模性的進展。作為農作物秸稈利用研究內容中的一個獨特的問題,秸稈干燥問題也在其大規模利用中逐漸暴露出來,并已經開始成為影響農作物秸稈規模化利用的一個嚴重問題。國家“十·五”863計劃項目:“生物質氣化發電優化系統及其示范工程”將本論文作為其子課題“農業廢棄物流化床氣化過程預處理技術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開展研究,農作物秸稈可以經過
秸稈顆粒機、
秸稈壓塊機壓制成生物質顆粒燃料飼料,這樣做不僅可以做到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而且還可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目前以生物質為物料的干燥研究主要集中在木材、種子和中藥等方面。以往秸稈利用主要集中在農村燃料、畜牧業飼料和農田底肥等方面,在利用過程中幾乎涉及不到干燥問題,因此對秸稈的干燥理論和特性的研究還比較薄弱,這一點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秸稈規模化利用。雖然農作物秸稈、木材、種子和中藥作為生物質有許多共性,這些共性在于燥過程中也會引起許多相似,但是如果我們僅僅依據這些相似性而簡單的把木材、種子和中藥等的干燥研究結果運用到秸稈干燥工藝中,必然會引起較大的誤差,畢竟這種做法是不夠嚴謹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干燥理論和技術的研究與物料性質、產物的品質要求以及干燥方法是密切相關的。木材、糧食和中藥等生物質干燥研究工作的重點往往集中在干燥后物料的品質和干燥速度,兩者相比前者的重要性明顯高于后者,例如:對木材干燥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保證木材的力學性能,保證準確的終態含水率,這是此類研究的重點,因為獲得理想的力學性能也就保證了木材質量:而種子干燥的研究的重點則是在保證種子不會發生質變的同時盡可能的保證種子的活性(發芽率),因此種子干燥往往采用低強度干燥,畢竟對種子進行干燥,發芽率才是我們最為關注的;藥材的干燥重點則在于如何最小限度的減少有效成分在干燥過程的流失。與木材、種子和中藥等植物性物料相比,秸稈具有初含濕量高,干燥能耗較大,熱質氣體易揮發、易熱解等特點;木材、種子和中藥等植物性材料的干燥過程往往對干燥溫度范圍的要求較嚴格,而農作物秸稈干燥過程中對干燥溫度的要求沒有那么嚴格,低于160℃時即可(干燥溫度高于160℃時,可燃成分開始揮發,物料開始有熱解反應發生)。目前農作物秸稈規模化利用的主要方向是作為燃料,與木材、種子和中藥等植物性材料的終態含濕量相比,其干燥終態含水率較高,不需要進行深入干燥,干燥研究重點應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干燥速率。除此以外,農作物秸稈干燥過程通常采用煙道氣作為干燥介質,而對于上述生物質材料卻是不行的(特別是中藥)。

因此,必須針對常用的農作物秸稈的特點,在研究其理化特性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及實驗秸稈的熱重特性、干燥特性,探求秸稈快速、高效干燥的規律,進而進行秸稈干燥過程的理論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這必將對秸稈的規模化利用產生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