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通新能源專業生產
秸稈顆粒機、
木屑顆粒機等能源設備。 當前,全國的夏收工作雖然已經基本結束,但對于相關管理部門和廣大農民而言,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必須面對,那就是秸稈處理。就在前不久,國家環境保護部和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京、津、冀、晉、魯、豫等省市秸稈焚燒的禁令。然而,不少地區仍然可以看到滾滾濃煙和熊熊大火在農田中上演。
實際上,近幾年國家對秸稈焚燒的治理力度是越來越大,很多地區連年下發禁止秸稈焚燒的建議和辦法等,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巡查、收購和運輸,可謂耗資巨大,但效果差強人意。
盡管現在我們還可以將秸稈焚燒的主要行為過錯歸罪農民朋友,但實事求是地講,這顯然存在著不公。
從秸稈處理方式的角度看。目前,最為直接的方法是在收獲的同時,將秸稈粉碎還田。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稻麥收獲機械并不能做到真正的還田。農民需要額外的花費利用秸稈粉碎還田機才能本實現。這對種田本來就沒有多少利益可圖的農民來說,很不情愿。尤其是在目前人均耕地較少的情況下,農民要通過土地的多茬種植來實現盡量多的產出效益,秸稈粉碎還田的方式明顯成為再次播種的羈絆,因為短時間之內被還田的秸稈不會腐化,從而造成了播種的困難和出苗率的不高。
誠然,秸稈還田對土壤和作物的影響都是積極的,還田的秸稈腐化后變成有機質,會降低農民的土地投資成本,并增加農民的土地收益。不過,目前還有不少農民的認識不充分、不到位。為了在收獲之后盡快播種,還是一把火燒之了事。而在禁令和政府的高壓治理下,或棄之于荒野,或堆之于房前屋后,聽之任之,看不到或者不重視秸稈帶來的其他效益。
除此之外,還田配套機械的不完善,適應能力的不強,給推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好在近幾年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大大改善了推而不廣的局面,為秸稈的還田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焚燒秸稈的行為也大幅下降。
當然,科技的發展為秸稈的處理和資源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和方式。回收加以利用不僅可以為農民增加收入,還可以生成其他高附加值產品,比如從中提煉柴油、用于造紙、沼氣等。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相對落后,相關技術的推廣速度緩慢,使得秸稈的綜合利用率十分低下。
因此,對之于廣大農民,要充分認識到焚燒秸稈對土地、對大氣、對人類生存環境所造成的危害性,采取積極的措施,利用先進適用的機械和技術,對作物秸稈進行處理利用,不僅可以增產還可以增收;對之于農機制造企業,應加大秸稈處理機械的研制力度,比如秸稈還田機械和收獲機械的有機結合;對之于農業和農機管理部門,需加大宣傳力度,在保證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導農民和企業運用新技術和新方法,并加大相關技術和機械的推廣力度,如秸稈發酵、秸稈膨化等多樣化處理方式,采用化學處理和物理處理相結合等方法,探討循環農業模式和技術體系,向產業化發展方向發展,不斷提升秸稈處理和資源利用化的綜合效益。
總之,秸稈焚燒所帶來的問題不容忽視,但要真正地禁止,靠一紙禁令顯然不能夠實現。各方在合作中共同探求最佳、最有效的解決辦法,依靠科技并借助政府的大力推動,方能讓秸稈焚燒的行為盡早消失,保證空氣的清潔和土地的肥沃,從而為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