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養殖業與飼料工業的蓬勃發展,對飼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于由飼料
顆粒機生產的顆粒飼料來說,顆粒長度是一個很重要的質量考核指標,長度符合要求、整齊一致的顆粒料不僅是滿足飼料生產廠家銷售的需要,而且是用戶實際養殖的需要,顆粒飼料太長、太短或參差不齊都不利于動物的采食。在實際生產中,
制粒機制出的顆粒長度,一般要求為顆粒直徑的2~3倍,如生產直徑為ф3mm大小的顆粒料,其長度一般為6~9mm,當然,根據實際用戶需要和不同的飼料品種,其長度要求也不一定在此范圍內。因此,為了生產出長度符合要求或盡量接近要求的飼料顆粒,探討一下影響制粒機顆粒長度的一些因素,并且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控制辦法,使之有利于生產需要,對于飼料生產廠家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產量越高,顆粒越長,反之顆粒越短。因此,為了達到特定的顆粒長度要求,調節飼料顆粒機的產量是一種可能的選擇方法
2.環模的速度越快,瞬時擠出的顆粒越短,反之越長。對于大小不同的制粒機來說,環模的轉速差別很大,一般小型制粒機轉速高,大型制粒機轉速低,但環模線速度都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一般在6 m/s~ 9m/s之間,以適應制粒的需要。
3.環模開孔率越大,制出的顆粒越短,反之顆粒越長。環模的開孔率對應于不同的環模孔徑時是不同的,如環模孔徑為ф1.8mm的環模,開孔率約為25%,環模孔徑為ф5mm的環模,開孔率約為38%,一般是孔徑越大,開孔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