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 言
2003年,中國政府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要想達到小康社會,農村小康建設至關重要。為了應對全面小康對農村能源的要求,必須盡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能夠大量應用又有廣闊優質化前景的是生物質能。近年來,生物質能優質化利用在中國取得了新的進展,呈現了包括氣化、液化、固化等多種新型利用途徑。其中,生物質固化成型技術作為一種既能解決環境保護又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興技術,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已具備了向廣大農村市場大規模推廣的基礎。
生物質成型燃料是將分散的秸稈在一定條件下(
木屑顆粒機或者
秸稈顆粒機)擠壓成密度較大的固體燃料,成型后的燃料性能得到極大改善,可以替代秸稈和煤等化石燃料。
成型燃料有許多獨特的優點:
1)便于儲存、運輸:未經過加工的原材料如秸稈等,很少具有商品價值,經壓縮成型后,密度和強度增高,給運輸和儲存帶來了方便。
2)使用方便、衛生: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從形狀上看類似戶用塊煤,使用時直接投入相應爐灶即可,十分方便。燃燒過程中沒有黑煙,黑絮等,比起直接燃燒秸稈等要衛生許多。
3)燃燒效率高:雖然壓縮成型后的熱值并沒有明顯提高,但其燃燒特性大為改善,燃料的利用率大大增高。
4)是清潔能源,有利于環保:由于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C02的凈排放量基本為O,NOx排放量僅為燃煤的1/5,S02的排放量僅為燃煤的1/10,因此生物質成型燃料直接燃用是世界范圍內進行生物質高效、潔凈化利用的一個有效途徑。
5)符合農村傳統炊事習慣:使用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的爐灶外形上與傳統爐灶有一定相似形,且沿襲了農村傳統的炊事方式,容易被廣大農民所接受,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木屑顆粒機、秸稈顆粒機專業壓制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質成型燃料主要供生物質鍋爐燃燒使用。
為了推動成型燃料的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河南農業大學在河南省財政廳協助下,利用新研制的HPB-III秸稈成型機于2004年在商丘市睢陽區古宋鄉糾莊村、新鄉市七里營鎮七四村、南陽市臥龍區陸營鄉雙廟村、濮陽市清豐縣高堡鄉西候村建立了試點。經過一年多的示范,取得良好成效,也表現出一些問題。本文主要依據其中的一個試點村——雙廟村作為典型案例,探討成型燃料技術市場化運作的經濟可行性,并進一步提出政策建議,以引導成型燃料技術規模化應用與發展。
1、成型燃料生產成本分析
本文以鄭州九州通用液壓廠生產的成型燃料生產設備為對象,具體分析將來推廣前景下實際的生產成本。
1)固定成本
①設備費:整個成型燃料生產線費用15萬元,使用壽命10年。按照直線折舊法,則每年折舊費1.5萬元。
②廠房費:廠房是新建的,包括加工車間、倉庫、廣場等,占地約333.5 m2,建設費約20萬。將廠房費按10年攤銷,則每年廠房費為2萬元。
③生產線維護費:每年生產設備易損件的維修、機件潤滑、液壓油更換維修費約為4500元。
④固定工資費用:工廠雇有一名秘書,負責接電話等客戶聯絡事宜,每月工資800元,則固定工資費用為9600元/年。
總固定成本為:FC=15000+200000+4500+9600=49100RMB/a
如果將機器設備和廠房都看作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則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約為35萬元,固定資產折舊費約占固定成本的71%,是固定成本最主要的部分。
2)可變成本
①原料費:在可變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原料費,秸稈原料的收購價格對可變成本乃至總成本的影響很大。雙廟村自然干燥農作物秸稈收購價40~120元/t,比較穩定的價格大約為80元/t。根據實地測量,存放在普通倉庫中的干燥秸稈,1. 05 t可生產出1t成型燃料,則每生產1t成型燃料的原料成本為:
以這套設備的性能和河南省的實際情況,若一條生產線一年生產1200 t成型燃料,則平均生產成本為210元/t;即經營者若要盈利,銷售價格需大于210元/t。
在同樣條件下,若不是直接銷售,而是采取來料加工,則平均加工成本為126元/t;即經營者若要盈利,則應收取126元以上。
2、用戶的支付意愿與需求分析
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決定的,因此,農戶的需求價格對成型燃料價格的確定也非常關鍵。本文以雙廟村農戶的需求意愿為研究對象,探討雙廟村成型燃料市場的需求關系。
雙廟村農戶支付意愿以兩類情況居多,一是不愿付費使用成型燃料,二是模糊地認為成型燃料應比煤便宜。這一方面因為雙廟村采取的是免費獲得成型燃料的方式,使得農戶對成型燃料價格沒有概念;另一方面說明雙廟村農戶缺乏對成型燃料性能做出估價的判斷力。
45. 2%的農戶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支付意愿,而是將成型燃料與煤對比,認為成型燃料的價格至少應不比煤貴。農戶所指的“不比煤貴”只是感性直觀的判斷,為方便后面的用戶需求分析,需要先將“不比煤貴”量化。可采用同質同價折算法進行計算:即不同種類的燃料在具有同樣的應用價值時,根據其熱值進行同值代換,相同的熱值應該具有相同的價格。普通煤熱值21.7 MJ/kg,設煤價為P",成型燃料平均熱值為14.6 MJ/kg.則利用此法計算出成型燃料價格為:
河南省普通煤市場價為400元/t,則成型燃料價格應為270元/t。農戶要求成型燃料不比煤貴,即:農戶能承受的支付價格最高為270元/t。
根據調查和上面的計算,可以得到雙廟村農戶的支付意愿,見圖1。
1)當成型燃料價格高于400元/t時,沒有農戶能夠支付得起;
2)當成型燃料價格高于270元/t時,只有約4. 8%(4戶)的農戶能夠支付得起,需求量很少;
3)當成型燃料價格在200—270元/t之間時,有約52. 4%<44戶)的農戶能夠支付得起,需求量較大I
4)約41. 7%(35戶)的農戶對成型燃料的價格比較敏感,不愿意花錢購買成型燃料。
成型燃料全額成本為210元/t,即市場價格至少應在210元/t以上。因此,只有50%左右的用戶能承受購買成本,需求受到限制。推廣成型燃料不能只考慮這50%用戶的購買能力,更應該關注不能支付生產成本的那部分用戶。
由于雙廟村經濟較為落后,約40%的農戶不愿意花錢購買成型燃料,這是成型燃料推廣中必須要正視的一個問題。雙廟村秸稈換成型燃料的加工方式為解決這一問題開辟了道路,農戶可以用自家秸稈換取成型燃料,而加工成本低于全額生產成本,如果能通過某種途徑替農戶支付加工成本,則對于農戶來說,相當于不花錢使用成型燃料。
雙廟村在河南省屬于比較典型的農業村,河南省大部分農村經濟狀況與其類似或更差。將來如果在河南省規模化推廣成型燃料,各地實際的支付意愿也與雙廟村類似或者更低。因此,在類似河南省農村這樣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推廣成型燃料,盡管成型燃料受到農戶的歡迎,但如果純粹按市場化運作,很大一部分用戶承受不起,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3、成型燃料的社會效益
成型燃料的規模化發展具有很強的社會環境效益,從根本上說國家是最大的受益者,比如環境保護、調整能源結構、國家能源安全、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減排C02所帶來國際上的碳匯補償等。對于農戶和生產經營者來說,這部分間接效益是很難體現和獲得的。因此這部分效益不應由農戶或生產經營者來支付,而應由利益獲得者——國家出錢對成型燃料在價格上進行適當補貼。
成型燃料帶來的社會環境效益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測量的,例如調整能源結構、國家能源安全等。其中環境因素這一部分可以通過一定方式量化:
環境因素主要包括SOx、NOx、煙塵污染的治理費和C02溫室氣體減排效益等。
表1列出了1 t標煤燃燒的有害氣體及C02的排放及收費情況。成型燃料燃燒排放的C02會被再吸收,不會形成明顯的碳積累,被國際公認為零排放。此外,燃燒過程中也不會產生SOx、NOx和煙塵污染。按熱值計算,1t成型燃料可替代約0.5 t標煤。則It成型燃料替代燃煤的環境效益為:A≈0.5×137. 57≈69RMB/t。即1t成型燃料的環境效益約為69元/t,國家至少應按照這一效益標準進行一定的價格補貼。
成型燃料的推廣使用帶來的社會環境效益很大,遠不止69元/t的效益。尤其是對于中國貧困農村地區,成型燃料的推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確保這些地區的農戶徹底改變用能狀況,政府應對貧困地區及貧困農戶特別扶助,加大補貼力度,滿足他們的用能需求,務必保證他們能用上成型燃料。
4、相關方分析
就河南省的農村地區來看,成型燃料存在著廠闊的需求市場。河南省是農業大省,秸稈資源豐富,經濟狀況總體較差。特別是一些比較貧困的農村,商品能源用量很低,生活用能仍以秸稈為主要燃料。推廣使用成型燃料可以有效利用豐富的秸稈資源,同時改變這種落后的用能狀況,對河南省農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以雙廟村為例,被調查農戶供需關系見圖2。
1)在秸稈價格為80元/t的情況下,成型燃料生產成本約為210元/t。
2)即使只支付成本費用210元/t,也只有約50%的農戶能夠承受。
3)政府的環境效益為69元/t,補貼后生產成本為141元/t。補貼后,仍有41.7%的農戶不能承受。
總之,盡管成型燃料受到農戶的歡迎,但用戶需求能力不足,需要政府補貼;69元/t的補貼額度仍不能滿足大部分農戶需求,需要加大補貼額度。
針對雙廟村農戶的這種供需關系,需要分兩種情況分析:
對于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農戶,由于用能需要較大,或是習慣購買商品能源,其支付意愿大于成型燃料的生產成本。對于這部分農戶,即使不用政府補貼,無論是采用直接購買成型燃料的方式,還是采用來料加工的方式,均可以接受成型燃料的成本價格。只要政府補貼后使得成型燃料售價低于270元/t,就會在這部分農戶的承受能力內。
對于不愿花錢購買,經濟狀況較差的農戶,是政府的重點扶持對象。河南省秸稈資源豐富,農民習慣使用秸稈作燃料,在河南省推廣成型燃料時,以原料換取燃料并支付加工費是一種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方式。加工成本約為130元/t,且不隨秸稈價格而變化。為達到農戶免費獲得成型燃料的效果,加工成本應由政府承擔,則政府的補貼額度應至少達到130元/t。在類似雙廟村這樣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推廣成型燃料時,建議采用這種補貼額度,維持農戶免費用秸稈換取燃料的模式,確保最貧困最有需要的農戶用上成型燃料。
綜上所述,在經濟落后地區推廣成型燃料時,為保證最有需要的農戶使用成型燃料,建議采用原料免費換燃料的模式,政府至少應提供130元/t的補貼。
5、政府的政策建議
1)做好調研和規劃,合理分配補貼資金
中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不同地區農村經濟、教育、觀念等各方面情況存在較大差異。為了合理分配補貼資金,國家的補貼政策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地制宜。應根據各地不同情況認真做好前期調研和分析,針對具體用戶對象給予恰當的補貼。
2)加大對貧困地區成型燃料生產的補貼力度
目前在河南省的四個示范點,財政給予大力支持,也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若要進一步推廣成型燃料,必須維持并加大補貼力度。為了達到改變貧困地區落后的生活用能結構,必須切實落實補貼政策,使得貧困農戶能“免費”使用成型燃料。根據前面的分析,補貼額度至少應達到130元/t。
3)加強技術研發,降低系統成本
機器性能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很大,如果生產量達不到一定標準,不僅沒有盈利的可能,還無法滿足當地的用能需求。目前,應繼續加強對技術研發的投入,生產出一批性能穩定的設備,為成型燃料的規模化應用做準備。
4)開拓融資渠道,增加各方投入
扶貧、環境、溫室效應等是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國際上有各種融資渠道,例如國際組織和各種基金會等。要充分利用國內外融資渠道,爭取建立貧困地區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發展基金等類似組織,籌集資金,增加投入。也可以利用清潔發展機制(CDM),組織項目包裝,向國際社會提供合適的CDM項目,爭取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