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指示精神,為加快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新成果的轉化,本著“典型示范、改進完善、積極推廣”和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思路,河北省農業廳制定了由河北省農機推廣站實施了秸稈機械化壓塊飼料示范項目。該項目選擇最新研制的
秸稈壓塊機飼料機,在定興、元氏、永清、涿鹿、成安縣5個示范點生產加工玉米秸稈壓塊飼料。對設備質量、生產技術、產品開發等進行了初步探討。2001年9月下旬,定興縣省農機科技示范園區首家生產示范,為在全省推廣總結提供了經驗。
將農作物秸稈作為飼料開發和利用,是我們近年來在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方面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秸稈十分豐富,但由于利用不當造成大量秸稈焚燒和浪費,既污染了環境,又浪費了資源。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秸稈本身松散,容積密度小;收集、處理、運輸困難;適口性差,采食率低。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利用秸稈壓塊成套設備,該設備在無堵頭的容器內進行壓縮,通過攪拌,輸送,偏心壓輥,環形環模為秸稈增加壓力,使其體積縮小,容積密度增加,在高壓下產生高溫,由“生食”變為“熟食”,便于儲存和運輸,采食率達100%。
1、利用秸稈壓塊機成套設備生產加工壓塊飼料
在生產壓制農作物秸稈時,我們生產的壓塊飼料成套設備技術應用最為廣泛先進。在實踐中集中對此類壓縮機進行試驗研究。
成套設備是把農作物秸稈經過風干、切碎、輸送、攪拌,添加劑并利用環模、壓輥和物料三者之間的摩擦擠壓作用,使秸稈壓塊在壓模中成形。承受摩擦擠壓后的秸稈發生了一定的“相”變等一系列生化反應。成套設備大體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當秸稈均勻強制地裝入壓縮室內,通過旋轉的壓輥、環模模孔內成形;第二階段,進入壓模成形孔的秸稈,繼續、連續受到壓輥擠壓,此刻壓力相應的增加,直至其壓力達到最大值,秸稈在孔內成形,由于摩擦擠壓作用,使其容積密度增大,溫度上升,可達到90~130℃的高溫,高溫能使物料中的有機成分發生反應,由“生食”變為“熟食”;第三階段,秸稈被壓實到一定密度時,壓力不再增加,被壓實物料呈固態沿壓模孔成形推進。成型后秸稈的內應力不可能為零,當外部壓力不再增加或減少時,秸稈彈性變形的部分尚可以恢復。因此,物料在成形時必須有一定的滯留時間,以保證成形秸稈中的應力松馳,形成一定規格的壓塊飼料。通過對壓塊飼料生產的試驗,發現在一定壓縮條件下,壓模成形孔幾何尺寸為定值時,存在極點喂人量。當壓縮密度一定時,在極點喂入量之前,隨著喂入量的增加,其能耗也在增加,在其之后,隨著喂入量增加,其能耗不再增加,并有所下降,此時密度也不再增加。
成套秸稈壓塊機設備壓縮的阻力,主要來源于被壓秸稈間變形阻力和其互相摩擦阻力,彈性力及物料與壓模孔壁之間的摩擦力,與此物料的類型、性能密切相關,當試驗條件一定時,物料成形主要是受到壓力、溫度和滯留時間的影響。
經過秸稈壓塊機成套設備生產的飼料,其容積密度大大增加,飼料中的淀粉和糖類物質發生酶化反應,帶有一種糊香氣味,并保證物料纖維具有一定的長度,提高了牲畜的適口性,采食率達100%,便于消化和吸收。由于密度的增加,便于運輸和長期貯存,不易霉爛和變質,為牧區抵御自然災害和城市牛場提供了寶貴的飼料來源。
2.利用秸稈營養轉化劑加工新型飼料
成套設備還帶有添加系統,利用這一系列添加秸稈營養添加劑和精飼料,可生產出強化一號和強化二號飼料。這種新型飼料屬粗飼料范疇,但同一般秸稈飼料有本質的區別。
一般秸稈飼料都停留在物理形態的改變上,而沒有營養成分的變化,由于秸稈中的植物細胞壁物質cmc是使秸稈中所含營養成分均被木質化的原因,所以秸稈中的蛋白質和多糖類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務不能被牛、羊消化和吸收。鑒此,根據秸稈cmc的特性,應用生物工程中酶菌工程發酵工藝,研制出一種新型秸稈轉化劑,通過這種轉化劑的作用,可提高蛋白質含量,強化一號可達1 0%,強化二號可達15%以上,相當于玉米的粗蛋白含量。通過這種轉化可將秸稈中不易消化的粗纖維轉化為可消化纖維,動物極易消化和吸收。因此,這種飼料就不只是秸稈物理形態的改變,而同時又具備營養成分的轉化,是秸稈轉化中的重大突破。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
顆粒機、秸稈壓塊機、飼料顆粒機、木屑顆粒機等生物質燃料飼料機械設備,同時我們還有大量的塊狀和圓柱狀生物質燃料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