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
秸稈顆粒機制造廠家都希望自己設計的秸稈顆粒機是最高產量的,但它的多層調質器出廠時,由于廠家往往是標準化模塊設計,所以每1 層都有1個蒸汽進口,而用戶將每1 個進口都接上蒸汽管,這樣一來,除了顯得配管較為復雜外,實際操作時,每個進口的蒸汽分配比例也難以控制。而且調質出的飼料產品質量也很不理想。我認為,不管是幾層調質器,都應只在最上層1 個進口配給蒸汽,而將其他層進汽口封閉,其理由很簡單:在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要想提高熟化程度,只有提高熟化溫度及延長保溫時間,當調質器總長度不變時,保溫時間恒定的。那么剩下來的就是如何提高熟化溫度了。在一定的條件下,1 個計量單位的飼料,所需添加的蒸汽總量是一定的。添加蒸汽的含水量,不能超過秸稈顆粒機秸稈所需要量的最大值,否則將堵塞環模和造成成品含水量超標。假如我們采用層都配給蒸汽的做法,以3 層調質器為例,每層配給蒸汽各占總量的幾分之一。如果我們原定蒸汽的配給量,所提供的熱能,可將飼料升溫至85℃,假定物料的原始溫度為10℃。那么在第1 層調質器經過配給總量的幾分之一蒸汽后,物料溫度上升至35℃。第2 層配汽后溫度升至60℃,第3層配汽后溫度升至需要值85℃,從這里可以明顯看出,在第1,2層調質器中,由于溫度太低,雖然總的保溫時間沒有變,但物料的熟化效果卻很差,并沒有發揮出多層調質器的優點。那就沒有那種效果了。
![420顆粒機 420顆粒機](http://www.jiankongpf.cn/uploads/allimg/120927/1-12092F93255Q8.jpg)
隨著制粒技術的不斷進步,原有的單層調質器,已經不能滿足飼料對熟化及淀粉糊化的要求。根據熟化糊化的機理,在其他多種因素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顆粒機飼料的熟化及淀粉糊化的程度,取決于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就后者而言,除了調整調器漿葉角度外,就只能加大顆粒機調質器直徑和加長調質器,這3 種因素中前2種變化的量不能太多,我們將注意力放在不斷加長調質器的長度上。隨著長度的不斷增加,槳軸的剛性、制造加工難度等矛盾逐步突出,況且調質器過長,安裝及占用空間等方面也成問題。于是采用了將顆粒機調質器做成多層并將其申聯起來使用。這樣的話提高秸稈顆粒機的產量就不在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