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型煤是指破碎成一定粒度和干燥到一定程度的煤與可燃生物質按一定比例摻混(經秸稈壓塊機壓制而成),利用生物質中的木質素、纖維索、半纖維素等與煤粘結性的差異,在高壓力下壓制而成的型煤。生物質型煤不僅節約了原煤,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能源緊缺問題,而且將生物質變廢為寶,變害為利。
根據生物質成型處理的不同方法,生物質型煤大體上可以分為3類:①生物質直接和煤粉混合,高壓壓制成型,即生物質冷壓成型;②對生物質進行處理,制備成粘結劑與煤粉混合成型;③生物質直接和煤粉混合,利用受熱壓制成型,即生物質熱壓成型,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
木屑顆粒機專業壓制木屑生物質顆粒燃料。
生物質復合型煤冷壓成型
1、秸稈煤成型工藝
生物質復合型煤冷壓成型的成型工藝主要由烘干、粉碎、混合、高壓成型等單元組成。生產過程一般是:首先將原煤和準備摻入的生物質分別進行烘干,將干燥后的原煤進行破碎,生物質加以輾碎,磨成微細粉末,然后將兩者進行充分混合,此時可根據原煤和生物質的特征,視情況加人適量的固硫劑,最后將上述混合物一同進入秸稈壓塊機,在高壓下壓制成型。
2、秸稈煤成型機理
生物質中的木質素具有苯丙烷型的立體結構,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它在一定溫度或壓力下都可以軟化,成型過程不用外加粘結劑和外加熱,物料本身因受擠壓和摩擦而產生部分熱量,在熱量和壓力作用下軟化的木質素將周圍的纖維素及煤粒粘結在一起,形成固體燃料,生物質實際上起到了粘結劑的作用。生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屬于高分子化合物,從有機化學結構和化學鍵合作用理論上講,這些物質同煤之間存在一定的化學鍵合作用,具有一定的粘結性。并且,較長的生物質纖維在型煤的成型過程中可以形成一個網狀骨架,在一定的粒度范圍內,隨著纖維長度的增加,生物質之間的交聯作用增加,其成型作用提高,型煤強度增加。
3、秸稈煤的研究現狀
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分院和哈爾濱理工大學等單位進行了生物質型煤復合型煤的冷壓成型的某些開發工作和實驗室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