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萊鋼燒結廠有兩臺105 IT12燒結機,配套的∮1500×3038 mm單輥
破碎機是燒結系統的關鍵設備,擔負著燒結礦的破碎任務。單輥破碎系統由導料箱、軸輥裝配、篦板裝配和驅動系統四部分組成。由于所處環境惡劣,磨損嚴重,故障頻繁,所耗費用大大增加。
2、存在的問題
單輥破碎系統安裝在燒結機機尾,由于燒結礦溫度高,加之落差大,沖擊力強,所以工作環境相當差,投產幾年來,相繼出現了“下問題:
1)導料箱方鋼和方鋼支座易脫落,造成單輥被卡住,損壞軸承;
2)單輥星輪外移,與保護帽相摩擦、碰撞;
3)單輥星輪齒冠與保護帽壽命短,燒結礦過度破碎,返礦率高;
4)導料箱的更換難度大,檢修時間長。
由以上原因影響燒結機故障停機率高達1.67%,嚴重影響了燒結機的正常生產,且維修工作量也大大增加。
3、原因分析
針對設備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我們進行r分析,得出其主要原因如下:
1)導料箱方鋼、方鋼支座脫落的原因
方鋼和方鋼支座的設計不合理,支座的固定螺栓數量不夠,且方鋼和方鋼支座的固定螺栓外露,易被磨損,從而造成脫落。
2)星輪移位的原因
星輪系采用螺帽緊固。因兩臺機的旋向不同,設計時未考慮正反絲,因而造成2號單輥螺帽在運轉過程中易發生脫落,導致星輪外移。
3)齒冠與保護帽壽命短,燒結礦過度破碎
齒冠與保護帽的設計間距為15 mm.由于現場條件限制,安裝后該間距有時還不足10 mm。在燒結礦破碎過程中,造成齒冠與保護帽磨損嚴重,且燒結礦過度破碎。
4)導料箱更換困難的原因
導料箱原設計是整體結構,外形尺寸是3936x2300×2780 mm,重達10t多。運轉后,導料箱上下部充滿了燒結礦,其更換難度大,每次更換時間長達50余小時。
4、改造措施
根據上述原因分析,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來進行改造。
1)對于方鋼、方鋼支座脫落的問題,增加j,方鋼的寬度(由150 mm增至220 mm),并改進了支座結構和增加了固定螺栓。
2)星輪移位的問題是由于兩臺單輥旋向不同造成的,我們將單輥堆焊后車制出相應旋向的螺紋,使螺帽擰緊后,不會再發生松動。
3)對于齒冠、保護帽壽命短,燒結礦過度破碎的問題,我們將單輥由ll排星輪減至9排;將篦板小車上的保護帽由12根減至10根,使齒冠與保護帽的間距增至27.5 mm,
4)對于導料箱的更換問題,由于其磨損部位主要是上半部分,而下半部分則幾乎不磨損,所以我們采用上下分體結構,在更換時只需更換上半部分即可。
5、改造效果
改造后,經生產實踐證明,效果顯著:方鋼與方鋼支座脫落和星輪移位的現象得到了根治;導料箱更換時間由50多小時縮短至22小時;保護帽的壽命延長了一倍,燒結礦中0~5 mm和5—10mm粒級含量分別從14 +56%、35%降到了10.65%和26.31%;故障停機率降低了1.43%。
經計算,改造后節約備件費達66.44萬元/a;燒結礦增產效益為118.38萬元/a。
二者合計,其直接經濟效益達184,82萬元/a。另外,由于燒結礦破碎工藝狀態正常,其粒度組成臺理,一方面相應增大了產量;另一方面也滿足了高爐的需要,為高爐的穩定順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間接效益也是相當可觀的。
相關礦山機械設備:
1、
圓錐破碎機
2、
雷蒙磨粉機
3、
顎式破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