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干進干出型
秸稈顆粒機與大型蒸汽型秸稈顆粒機的機械原理有本質的不同,它是以純粹的機械磨擦擠壓來壓制飼料顆粒成形,其機械構造均不如大型秸稈顆粒機復雜,運行時機械做功較簡單,發生故障的可能性相對較大。因而顆粒料制作人員的操作技術與熟練程度對其正常運轉起很關鍵性的作用。制料人員應懂得一定的機械原理與操作技術,通過一定時間的實際操作,掌握秸稈顆粒機的性能,根據秸稈顆粒機工作時的出料、聲音、電流等變化而確定如何喂料、倒機、停機、調整有關零部件、及時診斷出故障并進行合理的維修保養,這對正常順利地生產顆粒飼料,延長秸稈顆粒機的使用壽命至關重要。
1、秸稈顆粒機新壓模、壓輥的安裝調試
壓模、壓輥是小型干進于出型秸稈顆粒機最主要、最易磨損而需定期更換的工作部件,尤其是壓模,更換頻率更高。新壓模、壓輥由于模孔、模面或輥軸表面光潔度不好,有氧化層、銹斑雜物和機油等,若剛安裝好馬上就開始喂料或喂料稍大+,極易堵塞模孔,甚至會超負荷燒壞電機。所以,新壓模、壓輥開始使用前應行“清洗”,即“洗模”“洗輥”。其辦法是用約10kg麩皮添加5% -8%油脂(動物可食用油),混勻加入機內,出料后重復加入,如此反復15min - 30min。若電機無超負荷聲音、出料流暢、料粒堅硬、所有模孔均可均衡出料即為“清洗”完畢。
2、秸稈顆粒機的制粒操作
洗模洗輥后即可正式制粒。首先,關閉切換門,再傾料至料斗內,然后開機。開機后先打開機外排料口,倒車以排盡機內原有雜料,即可將斗內料切換入機。開始制粒時由于溫度、壓力不夠,應先行小量喂料,即將切換門螺絲松動,用手掌握好切換門,使喂料隨顆粒機工作時間的延長,溫度、壓力的上升而逐漸增大。起始出孔的料不一定成形,應重倒入料斗內。當切換門已開至最大,模孔出料顆粒硬度正常時,這時應注意觀察:如遇電機電流驟升、響聲怪異或模孔顆粒爆出、焦化,應立即停機,關閉切換門,倒車以排盡機內所有料,重新第二次操作,直至正常工作為止。在顆粒機正常工作時,也有可能出現上述異常情況,所以,操作人員應適時調節喂料切換門,根據電機電流、響聲等變化及時作停機、關閉切換門、倒車排料、重復操作等處理。
3、堵機的處理
堵機(也稱悶車),即模孔堵塞不出料,是壓制顆粒料時所遇到的最為棘手的問題。堵機有多種原因,如壓模壓輥光潔度不夠、生銹、操作不夠熟練及不能根據運行狀況作相應處理等。
發生堵機應立即停機,否則容易燒壞電機。關閉喂料切換門,倒車排盡機腔內料,然后取下壓模、壓輥,用毛刷將機腔內余料清理干凈,再將壓模模面上、模孔內及壓輥表面聚結的硬塊料用啟子、硬木條及專用通模沖子鏟打干凈,重新裝機啟用。如果堵機的原因為壓模、壓輥光潔度不夠,應重新洗模、洗輥,同時可延長清洗時間,或向清洗物料內加些細黃沙及植物油,反復多次一般可達拋光的目的。
4、壓模、壓輥等配件的維護與更換
每一次制粒完畢,應像處理堵機那樣取下壓模、壓輥,清洗壓模壓輥及清理機腔內余料以備再次裝機使用。但如果壓模壓輥上聚結的硬塊料非常堅固,硬用力清除(特別是使用啟子等金屬器具),會損壞壓模與壓輥表面光潔度,以后制粒時容易粘料堵機。這時應將其放入一盛有廢食用油的盆內浸幾天,下次制粒前拿出后就很順利地將粘附料清除洗凈,并不損壞壓輥與壓模表面的光潔度,而且機件經油浸不易生銹。
及時更換壓模壓輥。壓模壓輥是顆粒機內磨損率最大的配件(尤其是壓模),新壓模有一定厚度,以保證模孔有足夠的長度,且模孔微呈喇叭口狀,以保證粉料壓制時持續受到一定時間與距離的擠壓;新壓輥呈一定大小規格的螺旋狀,并且裝機后壓輥、壓模之間有一定大小的間隙(約0.2 - 0.3cm),以維持粉料壓制時有一定大小的壓強。但當經久使用后,壓模內面凹陷、厚度變小,以致模孔縮短,壓輥上的螺旋絲變小,壓輥與壓模之間間隙增大,使粉料在機腔內所受壓強變小,所受擠壓的時距變短,出機顆粒便松散易碎、不易成形等。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更換壓模、壓輥,以保證顆粒機長期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相關顆粒機秸稈壓塊機產品:
1、
秸稈顆粒機
2、
秸稈壓塊機
3、
木屑顆粒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