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煤粉制備系統在2002年4月投產,制得的煤粉通過兩臺LS400xl0000
螺旋輸送機輸送到煤粉倉內。輸送機水平放置,每臺輸送能力39.6m3/h,主軸轉速45r/min。投產初期,輸送機多次出現故障,造成吊軸及其軸承損壞,相鄰主軸的連接銷釘斷裂,螺旋葉片嚴重刮碰殼體,脫落的零部件和潤滑油脂等堵塞煤粉秤系統,直接影響到設備正常運轉。
經檢查分析,設備故障是由吊軸承密封結構、軸承選型及輸送機尾軸結構不合理造成的。對此,曾向設備生產廠家咨詢維修事宜,但是其答復是只有更換新件。對此,我們決定本著進行較小的改動,較少的改造成本,達到較好的使用效果的指導思想自行改進此設備,最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吊軸承和尾軸結構及故障情況
輸送機吊軸承和尾軸結構見圖l、圖2。
輸送機主軸等分為3段,通過中間吊軸相連,連接處采用槽口結構,用銷釘連接。輸送機主軸尾部采用外置的短軸與主軸連接,同樣采用上述槽口結構,用銷釘連接。外置短軸的軸承為一盤1212調心球軸承。頭軸即動力輸入端,也是采用外置短軸結構。
原吊軸承采用6216深溝球軸承,未帶防塵圈,軸承的防塵密封靠軸承端蓋上的毛氈密封。通過引到殼體外的加油管路對軸承進行潤滑。由于吊軸承處在大量較高溫度的煤粉中運轉,密封毛氈在此環境中很快失效,煤粉很快進入軸承內部,與潤滑油混合,形成磨料,致使軸承較快被磨損而失效,造成中間吊軸下沉、螺旋葉片刮碰殼體、螺旋葉片變形嚴重及吊軸損壞等。為了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增加向吊軸承內部注潤滑油的頻率和用量。但此時較多的潤滑油混合著煤粉,從吊軸承端蓋溢出,進入煤粉倉,造成煤粉倉內煤粉結皮,產生較大的煤粉自燃隱患。
尾軸位置的短軸支撐的調心、糾偏效果較好,但是主軸每轉一周,槽口有兩次處于垂直方向,此時,由于槽口間隙的存在,以及螺栓和螺孔之間的間隙影響,外置短軸和尾軸會產生軸向位移和偏轉,使主軸下沉兩次,對輸送機整體及殼體產生兩次較大的沖擊,嚴重影響設備的安全運行,外置軸承座的軸承使用壽命也較低。
對于頭軸,由于外置的短軸支撐較好,因此此處連接和軸承較少出現故障。
2、改進措施
2.1吊軸承機構的改進
將深溝球軸承6216更換為帶雙面防塵圈的深溝球軸承6216-2z。由于此軸承內部自帶潤滑脂,這樣就避免了由外部向軸承內加注潤滑脂,造成煤粉污染的問題。其次,將軸承端蓋密封結構由毛氈密封改為聚四氟乙烯密封。聚四氟乙烯密封的耐磨性較好,因此密封性較高,使煤粉較少進入軸承座內,并且軸承6216-2z自帶的雙面防塵圈對軸承產生第二道密封保護。改后,吊軸承的使用壽命由原來的1個多月延長到8~10月,較好地提高了設備的運轉穩定性,提高了其運轉率,減少設備維護量。改進后的結構如圖3所示。
2.2尾軸連接結構的改進
為避免尾軸處槽口處于垂直方向時,尾軸與其外置短軸的軸向位移和偏轉,采用增大尾軸與其外置短軸的連接剛度的方法來解決。
具體方法:在外置短軸上車出螺紋,通過槽及其銷釘,使用圓螺母、止退墊圈等鎖緊方式構成固定性較好的連接。這樣,既可以避免此處形成回轉副,也可以利用外部支撐軸承的調心作用,較好地糾偏運轉中的尾軸,并且改進工作量小,成本低。改進后的尾軸結構見圖4。
改進后,尾軸的運轉十分平穩,尾軸的螺旋葉片也不再刮碰殼體,同時尾軸吊軸承的運轉情況也得到了較大改善,使用壽命也得到較大的提高。
3、小結
通過對螺旋輸送機的結構改進,較好地解決了吊軸承的使用壽命低、尾軸刮碰殼體的問題,現在螺旋輸送機運行平穩可靠。
相關輸送機產品鏈接:
1、
皮帶輸送機
2、
斗式提升機
3、
螺旋輸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