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遼陽縣機械化秸稈還田現狀
遼陽縣土地總面積8萬hm2,其中耕地面積7.2萬hm2。“十五”期間,遼陽縣把推進機械化秸稈還田作為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采取加大宣傳、試驗示范、技術配套、政策扶持等多項措施,取得了成效。全縣林區、城郊、公路等重點區域設立禁燒區面積達1.4萬hm2,占全縣總面積的17.5%,全縣機械化秸稈還田面積2.4萬hm2,占耕地面積的34.95%。
2、秸稈還舊推廣尚未普及的原因分析
雖然遼陽縣農機部門在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的推廣應用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資金不足,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未能使在禁燒區內收獲季節焚燒秸稈的現象得到控制,仍有個別人進行焚燒。究其原因在于:一是農民對焚燒秸稈的危害性認識淺薄,沒有環保意識。不少農民對化肥依賴性強,認識不到綠色農業的重要性,認為焚燒秸稈省錢,視秸稈還田為負擔,認為最簡便的方法是放荒燒。機械化秸稈還田增加了一定成本,利用SGTN-140聯合整地機作業成本150元/hm2,部分農民不愿負擔該項費用。二是機械化秸稈還田效益不明顯。一般機械化秸稈還田當年看不到效益,要在幾年后才能看出土壤肥沃。近年來,在縣農機部門的宣傳和倡導下.通過縣財政扶持,農機部門指導,在沙嶺鎮東干河村、繡江村試點區域給予有限補貼(75元/hm2),但因財政扶持后來中斷,造成試點區域焚燒秸稈現象重新出現。可見,若要保持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工作繼續進行,必須實現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統一,加強領導監督力度。
農作物秸稈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如果可以其中回收經
秸稈粉碎機粉碎然后再經過
秸稈壓塊機、
秸稈顆粒機、飼料顆粒機壓制成生物質燃料飼料供燃燒和牲畜食用不是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么,而且,如果拿到外面銷售老百姓也可以增加收入。
3、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的措施
3.1 加強工作領導 幾年來,農機部門在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和推廣效果,但缺乏相關部門的配合,力度有限。要徹底解決秸稈焚燒現象,需要當地政府把秸稈還田工作納入日常工作議程,加強監管,逐步建立起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相結合的機制。通過政府部門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在畜牧養殖、沼氣開發、秸稈還田、造紙等方面做文章,以提高秸稈的綜合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
3.2 提高農民意識 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民有效利用秸稈,并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
3.3 保證資金投入 通過資金投入,引導和鼓勵農民實施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讓農民嘗到甜頭,得到實惠,真心接受,促進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的普及推廣。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
顆粒機、
秸稈壓塊機、飼料顆粒機等生物質燃料機械設備專業處理農作物秸稈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