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輸送機在設計時為了預防機身膠帶的跑偏,常常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調心托輥,但怎樣配置合理,目前還無明確的規定。在實際配置中,通常是由設計人員根據自己的設計經驗確定。下面就通常的配置原則與配置時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
1、通常的配置原則
1.1承載托輥
在承載托輥中,槽形托輥是標準托輥,其使用數量最多,槽形前傾次之,調心托輥最少。通常的配置有:(1)槽形托輥與前傾托輥比例為4:1,即每5組槽形托輥中設l組槽形前傾托輥。(2)槽形托輥與槽形調心托輥比例為9:1,即每10組槽形上托輥中設1組調心托輥。(3)槽形托輥、槽形前傾托輥與槽形調心托輥比例為10:2:1,即每13組槽形上托輥中設2組前傾托輥、1組調心托輥,安裝時通常采用5:2:5:1方式。
1.2回程托輥
在回程托輥組中,標準托輥是平行下托輥,另外還有2輥式V形托輥組、反V形托輥組,對防止下膠帶跑偏有一定效果。具有糾偏作用的有V形前傾托輥和下調心托輥,通常的配置有:(1)平行下托輥與V形前傾托輥比例為7:3,即每隔7組平行下托輥設3組V形前傾托輥。(2)平行下托輥與下調心托輥比例為9:1,即每10組平行下托輥中設l組調心托輥。(3)平行下托輥、V形托輥與下調心托輥比例為10:2:1,即每13組下托輥中設10組平行下托輥、2組V形托輥、1組下調心托輥,安裝時通常采用5:2:5:1方式。
2、配置時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
2.1外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考慮設備的安裝、制造質量及設備基礎的地質條件等,對制造、安裝誤差較大、地質條件不太穩定的帶式輸送機,設計時應盡量增大調心托輥的配置比例,反之應盡量減小。
2.2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主要是在整機的基本參數的設計上,如帶速、運距、受料點的數量、受料方式等。通常帶速越高、運距越長應盡量減少調心托輥的配置比例,受料點越多、受料搭接角度越大,應盡量增多調心托輥的配置。
3、常見配置的應用
以煤礦用戶為例,配置(1)多用于安裝質量較高、運行環境較好、跑偏可能性較小的帶式輸送機,如地面煤樓上的帶式輸送機;配置(2)多用于安裝質量中等、運行環境一般、有跑偏可能性的帶式輸送機,如煤礦運輸大巷的帶式輸送機;配置(3)多用于安裝質量較差、運行環境較惡劣、跑偏可能性較大的帶式輸送機,如煤礦采區的帶式輸送機。
4、結論
在帶式輸送機設計中,應綜合考慮用戶單位、制造廠家、安裝單位等有關信息,以確保調心托輥的配置合理、經濟、實用,避免盲目。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帶式輸送機
http://www.jiankongpf.cn/shusong/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