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原料經過粉碎之后不宜直接進行壓塊加工,因為此時秸稈原料中的水分并不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加工要求。秸稈原料中的水分含量會對壓塊成型產品的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將秸稈原料進行壓塊之前應將其水分控制在15%~25%的范圍內,這樣才有利于秸稈的壓塊成型[II]。一般在對秸稈原料進行粉碎之后,需要放入緩沖倉或地面堆積一段時間,揮發秸稈原料的水分,使其滿足加工要求。若秸稈原料粉碎后水分過低的話,可以適當噴灑補充水分。在對秸稈原料進行壓塊加工時,由于本文改進設計的是環模壓輥式秸稈壓塊機,進料口在主軸箱體的正上方,具有一定的高度,為此,可以采用皮帶輸送的方法進行上料。
![420秸稈顆粒機](http://www.jiankongpf.cn/uploads/120927/1-12092F93AM07.JPG)
因為帶式輸送具有輸送距離長、運輸量大、可連續輸送等優點,而且運行可靠,易于控制。在進行上料時,工人師傅只需將事先準備好的秸稈原料放在運輸皮帶的下端,由電機帶動滾筒,滾筒帶動皮帶進行運動。這樣可以減輕工人師傅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秸稈原料的壓塊成型主要是靠滾動的壓輪將原料擠進模塊中來完成的,在壓塊成型時壓輪的受力大小主要由秸稈原料在模塊中的摩擦阻力、原料的粘滯阻力和原料的纖維彈力所決定的。秸稈原料在模塊中摩擦阻力的大小主要由模塊截面積的大小和深度決定的。當模塊的截面尺寸確定后,模塊的深度是影響秸稈原料擠出和成型的關鍵因素。當模塊的深度過小時,秸稈原料擠出容易,但成型效果差,甚至導致不成型。當模塊的深度過大時,則容易造成擠出困難或悶車的現象。很多學者的研究表明,當模塊的深度為截面周長的1.04次冪時效果最佳。秸稈原料中的含水率會影響秸稈原料在模塊中的塑性變形和彈性變形。秸稈原料中的水分過低,會造成成型困難或成型后易松散。水分過高也會造成成型困難和生產效率的下降。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秸稈原料的含水率在15%~25%為最佳。另外,主軸箱體(即壓塊成型區)里的溫度對壓塊成型的影響也很重要。因為秸稈原料中含有的木質素在700C~llOoC時,木質素的粘著能力增強,這有利于秸稈原料的壓塊成型。所以,在環模秸稈壓塊機設計時,可在主軸箱體的蓋板上設計帶有加熱的裝置,使主軸箱體內的溫度保持在900C~1200C左右。這樣就充分利用了秸稈原料的自身性質。環模秸稈壓塊機壓塊時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由圓周固定排放的模塊、壓輪和轉梁等零部件。在工作時,秸稈原料經上料裝置被均勻、連續地輸送到主軸箱體(即壓塊成型區)內部[13,14]。在主軸箱體內部隨主軸的轉動帶動兩偏心軸轉動,繼而帶動兩壓輪(轉動。壓輪轉動時把相對運動的秸稈原料擠入模塊中。在主軸周期性轉動的過程中,壓輪輥壓力也呈現周期性變化(最小一增大一最大一減小一最小)。壓輪的壓力每循環一個周期,秸稈原料就在模塊中被擠壓一層。經過多次循環之后,秸稈原料克服其在模塊中的摩擦阻力,從模塊中成塊擠出。
主要原因是設備維修周期短、產品成型不穩定及智能化程度低。目前,世界各地的秸稈壓塊機主要有兩種,即:壓塊成型機和顆粒成型機。根據成型加壓方法不同,可分為螺旋擠壓式、活塞沖壓式(包括機械式和液壓式兩種)及輥模碾壓式(包括環模式和平模式兩種)。而根據秸稈原料在進行壓塊成型過程時否對秸稈原料輔助加熱,又可以將該壓塊加工方式分為冷成型和熱成型兩種;上述的螺旋擠壓式和活塞沖壓式都采用的是熱壓成型的方法,而輥模碾壓式則采用的是冷壓成型的方法。螺旋擠壓式成型機是最早開發使用,該類成型機生產連續性好且運行平穩,但普遍存在螺桿磨損嚴重、使用壽命較短及單位產品能耗高的問題。現在為了解決螺桿首端承磨面磨損嚴重的問題,大多選用噴焊鎢鉆合金,或者對螺桿成型部位通過滲硼處理和振動堆焊等方法進行強化處理。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秸稈顆粒機
http://www.jiankongp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