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狀飼料加工是在玉米秸稈、稻草、麥秸、葵花稈、高粱稈等農作物秸稈低值粗飼料中加轉化劑后再壓縮,利用
秸稈壓塊機壓縮時產生的溫度和壓力使秸稈氨化、堿化、熟化,致使秸稈木質素徹底變性,提高其營養成份,成為反芻動物的基礎食糧。經加工處理后的農作物秸稈為品質一致的塊狀粗飼料,俗稱“牛餅干”,其粗蛋白含量為8%~12%,消化率為60%~65%,營養成分相當于草原產的中等羊草,且不含任何危害性物質,具有無毒、無病原菌、水分低、不發生霉變、營養成份高的特點。
1、塊狀飼料加工的目的及意義
發展畜牧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而發展畜牧業的首要問題是要解決飼料問題。隨著牧場沙化程度的加劇,飼草越來越緊缺,秸稈成為圈養牲畜的最好飼料。然而,由于加工技術措施的限制,牧草和其他植物秸稈的損失浪費十分嚴重,僅整草粗喂、牲畜踐踏及糞便污染造成的損失就達20%~30%.而真正采食到畜體并轉化成畜產品的利用率僅為40%~50%。
塊狀秸稈飼料是繼農作物秸稈青貯、氨化、堿化處理及微生物分化作用后又一種深加工方式,具有其他加工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經鍘切、混合、高溫壓軋成塊后,秸稈的密度為0.6~1.0g/cm3.體積比秸稈體積減少6~8倍,便于貯存運輸。經過熟化工藝將塊狀飼料由生變熟并添加鈣等微量元素后,其營養成分高、適口性好,有特別的焦香味,可明顯提高秸稈飼料的有效營養成分,牲畜采食率達100%。有關部門對50余頭牛進行了10個月的喂養試驗,用塊狀飼料作為奶牛的飼料。試驗結果表明,奶牛的產奶量提高16.4%,牛奶的脂肪量增加0.2%;肥牛的增肉率為15%,且生長加快,出欄周期縮短。
秸稈壓塊飼料具有8大優點;1)高密度,便于貯運;2)不易燃燒;3)滅菌滅蟲,可長期保存;4)營養水平有所提高,木質素有所降解;5)飼料經高溫壓縮由生變熟,具有焦香味,適口性提高,采食率100%;6)飼喂方便;7)純綠色產品,無任何人工添加劑;8)飼料原料來源廣,潛力大,主要有苜蓿草、玉米秸稈、豆秸、麥秸、稻草、花生秧和紅薯秧,幾乎包含所有農作物秸稈。
撫順市擁有豐富的秸稈資源,很多地區把秸稈作為燃料,這樣不僅浪費寶貴的資源,而且會造成大氣污染、土壤礦化、火災和交通事故等大量的社會經濟和生態問題。而把玉米秸稈資源轉化為飼料,是變廢為寶,既可提高農業產值,增加農民收入,減少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解決秸稈大面積應用“三不便”(運輸、儲存、使用問題,又可將玉米秸稈“過腹還田”,有利于畜牧業發展和培肥地力,促進糧食穩產、高產,保持生態的良性循環。因此,研制開發秸稈壓塊飼料機械和發展壓塊飼料生產,不僅能給企業和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塊狀飼料市場需求分析
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隨著畜牧業和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飼料和飼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秸稈飼料營養價值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人們對秸稈飼料產品的不斷認識,秸稈飼料加工工藝的不斷創新,秸稈飼料加工中的新概念、新工藝、新設備的不斷應用,促進了塊狀飼料產業的發展。
塊狀飼料成本約180~190元,撫順地區的零售價格為400~450元,t.廣州地區的零售價格為1100元/t,出口日本的價格為250美元/t。玉米秸稈加工成塊狀飼料出售后,可增加純收入100~150元/t.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塊狀飼料在國際市場十分暢銷,日本、韓國和東南亞都需要大量的草塊飼料。國內需求潛力也很大,在我國北方牧區如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每年冬春季因缺少草料有近半數的羊群死亡。如用儲運方便(可長期存放)且價格便宜的塊狀飼料做冬儲飼料,可大大減少羊群的死亡率。目前,國家大力倡導發展圈養畜牧業,致使飼料用量在擴大,全國范圍內的大城市養殖場(如奶牛養殖場、肉牛養殖場)成為草塊飼料的大市場。
目前,國外的飼草壓塊設備較先進,但價格較高,一般需300萬元/套,且以苜蓿飼草加工為主。國內也有企業和科研單位研究此類設備,但技術成熟、生產穩定的還不多,其主要原兇是設備用電量大、成本高。因此,研究設計適合我國同情的秸稈、牧草壓塊機具,為直接加工者獲取效益,為經營單位和養殖用戶創造效益,具有重大的意義。
我國北方地區每年生產近2億t玉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秸稈,如果將50qo的秸稈加工成塊狀飼料,可產出市場價值500億元的產品,同時將極大地推動遼寧乃至我國畜牧業的發展。
3、撫順地區開展塊狀秸稈飼料加I的可行性分析
3.1 塊狀飼料需求量及經濟效益分析
目前,撫順市的奶牛存欄量為7 000頭左右,肉牛存欄量為70000頭左右,絨山羊存欄量為30萬只左右。以每頭奶牛需飼料9 kg/d計算,飼料年需要量為3.3 t;以每只羊需要飼料5 kg/d計算,飼料年需要量為1.8 t。據此推算,全市奶牛和肉牛的飼料年需求量多達80萬t.絨山羊的飼料年需求量為54萬t,二者合計達134萬t。由于撫順地處渾河上游,省市兩級政府為了保護遼寧中部城市的生活工業用水,在撫順市實施了林業禁牧政策,號召養殖戶罔養,因此飼料需求量大增,飼料牧草的供求矛盾不斷加大。而撫順地區幾乎沒有青貯飼料,相關生產加T機械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缺乏塊狀秸稈飼料加工企業,已成為畜牧業發展的“瓶頸”。
撫順市玉米種植面積近6.67萬hm2,玉米秸稈年產量達200萬t.是飼草的最大消費轉移戶,可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目前,撫順市已將畜牧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畜牧業基礎產業的玉米種植業,應該調整思路和發展方向,主動為畜牧業服務。玉米是牲畜的主要飼料糧,而玉米秸稈同樣是重要的優質飼料糧,其功能和價值與飼料糧相當,5 kg壓塊飼料相當于1 kg飼料糧。
按照現在的市場情況和畜牧養殖情況,以奶牛為例,進行效益分析。奶牛的產奶期為10個月,產奶量為15 kg/d,年產奶量約為4.5 t。按照綠都乳業的市場收購價3元/kg計算,每頭奶牛的毛利潤為1,35萬元,a。壓塊飼料的成本為180元/t,每頭奶牛需飼料3.3 t/d.則奶牛的飼料成本為600元/a。如果扣除人工、防疫等費用200元/a,則每頭奶牛純利潤在1.2萬元,a以上。
據推算,將160萬t玉米秸稈加工成飼料,可使全的奶牛、肉牛和絨山羊存欄量翻一番。如果發展7.7萬頭奶牛,潛在的市場價值是7億元/a;如果發展30萬只絨山羊,潛在的市場價值為1億元/a。同時,農民養殖戶將增收6.76億元。
3.2技術可行性分析
塊狀飼料加工的原理是采用不同角度的高速揉搓,將玉米秸稈縱向撕裂,使之成為飼草,同時破壞和去除其表面的角質層和蠟質層,在增加飼料的表面積、打開微生物分解秸稈屏障的同時,保留了食草類家畜所需要的長纖維,從而提高了秸稈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狀飼料加工中的高擠壓可以將秸稈密度從0.2 g/cm3提高到0.6 ~CII13,使之便干運輸和儲存。
研究的主要內容為:秸稈、牧草物料特性及其加工工藝,提出各作業工藝過程的方法及適用的機具。項目實施計劃在充分調查了解和分析國內秸稈壓塊機現狀,充分考慮滿足遼寧省及周邊地區現狀和牧區經濟狀況的基礎上,借鑒撫順市農機技術推廣中心多年從事各種種植機械、收獲機械和加工機械研究的經驗,采用先進技術與實用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秸稈壓塊機具,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塊狀飼料加工設備由揉切機、配料攪拌、喂入機、
秸稈壓塊機等組成。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學習國內外飼料加工先進技術和分析塊狀飼料加工過程,提出了飼料加工機具設計方案,并對關鍵點進行攻關。通過不斷修改與試驗,直至達到設計要求。試驗的技術路線為:調研→加工工藝→機具設計→解決關鍵點→樣機制作→試驗→修改設計→試驗→機具定型。
在秸稈含水量降到20%左右開始生產。用秸稈揉切機把秸稈粉碎成20~30 mm長的草粉,調節草粉水分在15%~20%之間,加入營養轉化劑。充分攪拌均勻后,送入壓塊機進料口,進行壓塊操作。操作時,進料要均勻、適量。物料經氨化,堿化、熟化處理后壓成塊狀飼料。
預期主要技術指標為:1)引進揉切機具(動力7.5~11 kW,草段長20~30 mm)。2)設計壓塊機具(塊大小為長32 mm,寬32 mm,高30~80 mm;壓塊密度為0.6~1.0 g/cm3;生產率500~700 kg/h)。3)選配適宜的攪拌機。4)選配附屬機具和適宜的喂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