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一項產業和技術是否需要進行戰略規劃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資源,二是在未來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我國每年生物質總實物量約20億t,可用量約12億t,其中大約76%是來自農林收獲后剩余物。據實際調研,中國的秸稈一般用于燃料、還田、丟棄焚燒的比例為60%左右,飼料和工業用40%左右。據在美國、奧地利、巴西、日本的實際考察,他們的規劃中,生物質用于能源的比例都在25%左右,中國若取30%規劃,就是利用了目前戶用生活燃料和丟棄焚燒兩部分之和,秸稈大約2.5億t,林業廢棄物1億t左右,共3.5億t左右,目前生物質能源的實際用量,包括農戶散燒在內是1.3億t,除了400萬t加工成成型燃料外,其余都是直接燃燒。按目前成型燃料加工所占比例較低分析,2020年前中國每年可供深度加工的可靠生物質資源大約為3.5億t。目前全國每年用于能源加工的生物質資源量不到500萬t,只占0.75%左右的比例,這既為實現能源多元化提供了資源潛力,也對生物質資源的深度加工利用提出了迫切要求。(
顆粒機、
秸稈壓塊機、
木屑顆粒機主要用來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
(2)風電和光伏發展的經驗教訓。看起來風電、光伏是高科技,聽起來很有概念,結果是國內加工生產的綠色產品出口到國外,保護了外國的生念環境,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大量污染卻留在了國內,而美國機器制造商通過銷售生產毆備將低碳美元回流到美國。在風電和光伏產品的加工過程中,中國部分充當了“加工基地”的角色。
光伏發電方面。2001年,中國只有峨嵋半導體廠和洛陽單晶硅廠兩家企業生產多晶硅,年產值80 t左右。到了2009年6月底,我國已經有19家企業的多品硅項目投產,產能達到3萬t/年,而且還有10多家企業正在建設當中。2008年我國多晶硅的總需求只有1.7萬t,規劃產能若全部實現,將超過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世界其他國家多晶硅的工廠大概僅七八家,而中國就有20多家,已造成了幾十億、幾千億的浪費;生產過程中,除了進口原材料硅外,甚至還進口硅廢料,成本高、污染高。
風力發電方面。2004年開始,中國的風力發電就走上了低水平擴張之路,風機制造企業2004年僅6家,現在變成了70多家,企業數量增長10倍以上,而世界范圍內,其他國家風電整機廠商也不過10家。在我國,很多根本不懂技術的地產商也在搞風電,從國外購進了很多技術小過關或者是技術落后的高價設備,中國風力發電機械的故障率高達20%。現在的七八十家風電企業里有70家利用買來的圖紙做項目。
風電和太陽能電池都是將來中國要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因缺少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就出現了目前的局面,造成巨大的浪費。生物質能產業涉及面更廣,產業品種更多,如果國家不做長遠的戰略規劃,就會走更多的彎路,不能健康有序發展,因此要吸取發展其他新能源的經驗教訓,盡快制定國家發展戰略規劃。
(3)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戰略地位。戰略性首先是指時間的長期性和功能的優越性,不是權宜之計。生物質成型燃料的作用是替代煤炭。它有許多煤炭不可比的優點:它的資源遍布全球,可以再生;開發成本很低;單位體積熱值與中質煤相當,能投比(能量投入產出效益)雖然比煤低,但是在生物質能轉換技術中是最高的;燃燒排放遠低于煤。是所有新能源中唯一可以以固體形式儲存、運輸的能源,適用于鍋爐、熱水爐、熱風爐、戶用取暖和炊事爐的代煤燃料。
國際上近3年有快速發展趨勢,2005年前,全球每年投入市場的生物質成型燃料為500萬t左右,2010年生產能力發展到7043萬t,且有向規模化發展的趨勢,原料以木質原料為上,生產能力較大,規模化生產主要在發達國家,僅10萬噸以上廠家,加拿大就有10個,美國14個,歐盟8個,德國10個,瑞典8個,中國2個。中國5年前的年產量15萬t左右,現在達到400萬t左右,其中戶用1 5萬~20萬t,小鍋爐250萬~300萬t,機制成型木炭90萬~100萬t。國內產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社會需求增大,國際油價節節攀升,煤炭價格飆升,環保要求標準提高,政府對大氣污染管理具體化、法制化等。這些因素都導致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受寵,快速發展。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生產量最大的國家,且潛力巨大。
前述中國有比較豐富的生物質資源,每年用于能源方面的可供量3.5億t左右。在中國能夠規模化消費農林生物質資源比較成熟的能源技術主要有:以供熱為主的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發電或熱電聯供的生物質直燃和混燃技術;供氣和發電應用的熱解汽化技術;以生產車用生物天然氣為主的大中型沼氣技術。受原料供給的約束,這些技術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距資源產地較近的農村、鄉鎮及小城市,這部分人口在中國成為中等發達國家以后也不會少于8億。按每人每年平均3t標準煤的能量供給,也需要20億~25億t標準煤,相當于全國能源消耗的一半。從理論上講,能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國家應保證其供給,但對于將來可能要增長到16億人口的高耗能國家來說,中國能源供給必須堅持多渠道、多元化的方針。多渠道是指資源供給來源,國內開采,國外購買,可再生能源轉化,能源節約等,多元化是指能源品種多元化,化石能源有煤、油、氣,可再生能源有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水能等。現代化的能源供給沒有品種的劃分,不管哪種品種,都要求在生產、轉化、應用方面采用觀代化的手段,適應現代化社會的要求。因此生物質成型燃料這種能源品種和供能形式就是到了現代化階段,也會保留并得到充分應用。從已實現現代化的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國今天的實際供能狀況看,生物質成型燃料仍然是他們提供熱源的主要能源之一。因為人類永遠需要溫暖,生物質成型燃料是最能持續、安全、經濟提供熱能的潔凈能源。
中國是個高耗能量的大國,必須堅持“自主、安全、多渠道、多元化”的能源供給方針。生物質成型燃料是能夠靠得住的、保證持續供給的戰略性資源,不可等閑視之。成型燃料已具備了作戰略規劃的價值,制定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和路線圖,已是國家現實長遠利益的緊迫要求,本研究就是適應這種需求展開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