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也是全球能源消耗增長最迅速的國家。專家預測我國國內能源的缺口量:21世紀初期將超過1億t標準煤,2030年約為2.5億t標準煤,到2050年約為4.6億t標準煤。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開發新能源及其轉化利用技術,盡可能多地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是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途徑之一。
在各種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中,生物質成型燃料(經過
顆粒機或者
秸稈壓塊機壓制生產而成)技術因具有永續、清潔、高效的特點,而且可彌補常規能源存在的缺陷,符合國家可持續能源發展戰略,對緩解能源短缺,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等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推廣應用涉及到方方面面,如生產企業、消費者、政府、電力公司等,他們構成了成型燃料推廣應用中的利益相關方,都會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出戰略決策,因此考慮引入博弈論方法進行分析。博弈論拉(game theory)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的,即存在利益沖突的決策個體在相互作用時,如何優化自己的戰略選擇的理論,它不同于傳統微觀經濟學的有關內容:①決策主體存在利益沖突。②決策主體的效用函數不僅依賴于自己的選擇,還依賴于他人的選擇;個人的最優選擇是他人選擇的甬數。③決策主體做出最有戰略選擇,并使自己的利益達到最大。④假設決策主體都是理性的。筆者運用博弈論的方法,對成型燃料推廣應用中涉及的相關方行為進行分析,探索成型燃料推廣應用的多元化途徑,并提出切合實際的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
1農戶的選擇
根據目前我國農村能源的供應情況,以及政府對待可再生能源發展所采取的措施,構造—個簡單的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博弈的參與者:政府與農戶。農戶的戰略選擇:燃用成型燃料和燃用煤;政府的選擇:補貼和不補貼。假設:①農戶三口之家年耗煤的支出為295元(365 d x3塊×0.27元/塊);②農戶三口之家年成型燃料支出285元(1.5t/年x190元/t);③政府對成型燃料的補貼為140元/t(數據來源:河南省財政廳);④不考慮成型燃料專用爐與煤爐的價格。
不難看出,若政府不予補貼,則使用成型燃料的支出略小于使用煤的支出,但差別太小,加上長期使用煤的習慣已經形成,而對成型燃料的性能認識不夠(特別是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新生事物的信任程度和接受能力差,因此,在支忖近似相同的情況下會選擇繼續燃用煤。
如政府對成型燃料的使用選擇予以補貼的話(成型燃料的使用對減排二氧化碳貢獻很大,根據“誰受益,誰補貼”的原則政府應該根據相應的計算方法予以補貼),其經濟支出僅為煤的25%。即使僅從經濟上考慮,農戶也會接受成型燃料而放棄煤。雖然補貼會給國家財政帶來一定的負擔,但卻凸顯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且成型燃料處于產業化初期,市場還不成熟,急需政府的扶持。國外經驗表明,政府的支持是可再生能源加速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商晶化進程的推進和市場的成熟,補貼的數量由多到少直至取消;農戶對成型燃料的認識無疑越來越全面:易燃耐燒、效率高、無污染等,同時廚房煙熏火燎的局面被干凈衛生的環境所取代,農戶的健康狀況得以改善,成型燃料必然會備受青睞。
2碳匯基金獎勵
隨著我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大最的消耗和使用,使我國許多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變差,嚴重威脅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的健康。全國大氣中90%的S0
2、80%的煙塵和85%CO
2的排放是燃煤造成的,從西南到揚子江南岸形成4個主要酸雨區,占我國國土面積的30%~40%,酸雨造成的損失1 000億,已達當年國民生產總僮的2%以上。為了保護全人類共有的地球,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過了《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締約同約定:發展可再生能源“CDM”項目,減排C0
2可以換取締約國“碳匯基金”,每減排1t C0
2,國際換算價格為4~5美元的基金補償。
因此構造電力公司與政府間的博弈。政府的戰略選擇有2個:獎勵和不獎勵;電力公司亦有2個選擇:燃煤發電和燃成型燃料發電。假設:①使用成型燃料發電和使用煤發電的電廠發電量均為A kW.h;②使用成型燃料發電成本1.2元/( kW.h),耗成型燃料量0.6 kg/( kW.h),上網電價0.3元/( kW-h);③燃煤發電成本0.2元/(kW-h),耗煤量0.4kg/(kW-h),上網電價0.3元/(kW“);④使用成型燃料發電獎勵碳匯基金:x元/kg。
如果政府選擇不獎勵碳匯基金,無疑電力公司會選擇燃煤發電。如果獎勵碳匯基金,則企業的選擇要由不同情況下的支付水平決定。
企業選擇成型燃料發電的前提條件是:
0. 1A< -O.9A +0, 6xA即x>1.67
也就是說,只有企業每使用1t成型燃料,獎勵1 670元的碳匯基金,才會出現獎勵碳匯基金和使用成型燃料發電的納什灼衡,這遠遠超過了國際標準,對國家財政來說也是不能承受的。可見依靠獎勵碳匯基金的方法來實現成型燃料的工業化應用是行不通的。
3對策與建議
(1)在當前市場不成熟的形勢下,成型燃料的推廣應用急需政府的扶持。推廣初期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提高生產和使用成型燃料的積極性,從而逐步擴大生產規模與市場占有率,加快推廣應用進程;隨著市場的成熟和對成型燃料更全面的認識,即使政策有所調整,其市場份額只會增加不會萎縮。
(2)當前狀況下,獎勵碳匯基金的方法對成型燃料的工業化應用效果不大。為了促進成型燃料的工業化應用,政府只有激勵技術創新,改進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規模化生產,進一步降低成本;大力加強成型燃料的宣傳工作,提升社會認可度,營造公眾普遍參與的氛圍。同時,隨著煤供應的日益緊張,煤價上揚:燃煤發電成本上升;國家對“三農”問題越來越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補助措施,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秸稈的量日益增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成型燃料價格降低,為成型燃料的多元化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