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愛荷華州的林肯能源工廠玉米被運輸到這里后,被加工轉化為乙醇。
生物質
顆粒燃料在未來能源戰略領域會占據重要位置。目前,美國已投資1萬億美元用于石油的運輸、調整等基礎設施建設,生物燃料可直接利用這套系統,但想其他能源,如氫能則需建立一個新的網絡,這使生物燃料具有了先天優勢。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
木屑顆粒機專業壓制木屑生物質顆粒燃料。
第一代生物燃料,將玉米轉化為乙醇,每單位只能產出1.7個單位的能量,在投資上沒有什么回報。實際上,玉米乙醇導致的碳排放量比汽油還高28%,同時還加劇了工農業產品,如農藥、化肥對環境的影響。化肥中一氧化二氮(N2O)對環境的影響是二氧化碳(CO2)的300倍。
生物燃料對全球糧食體系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全球有33個國家有生物燃料需求,且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美國40%的玉米被用于制造乙醇,以滿足美國可再生燃料標準。美國可再生燃料標準規定,汽油銷售總量中必須有10%的乙醇,將來還會增加到30%。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國,這使得玉米價格上漲。同時,蛋類、牛奶和肉類等與玉米有關的食物的價格也上漲了。
在南半球,主糧價格的上漲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許多小型農場種植棕櫚油、甘蔗等燃料作物,加劇了糧食短缺。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種植生物燃料,大型農場逼迫小農戶離開自己的土地,使得土地糾紛不斷升級。加之去年美國中西部的干旱,導致糧食供應進一步下降,價格因而漲得更高。糧食問題以后可能會更嚴重,而氣候問題依然持續。
技術的改進可能會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第二代生物燃料是將莖、葉等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燃料,它不會直接對食物系統造成威脅。并且其能源產出更多,約為36比1。但是,廢棄物的使用會影響土壤肥力、減少土壤有機質、加速侵蝕。
第三代生物燃料是將藻類轉化為燃料,它比陸基系統的太陽能轉化裝置的效率高10倍。當然,需要注意水的使用問題,但總的來說,藻類生物燃料被視為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這些技術都還不成熟。為了緩解糧食系統的壓力,專家們建議,各國要采取逐步、謹慎的方式增加生物燃料的生產,減緩新一代燃料的研究投資,說服生產者放棄囤積的糧食。在發展中國家,要加強土地所有權,保護小農業生產者,并采取適當措施保護國內免受全球糧食價格波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