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幾乎每個小化肥廠就有一臺能夠燃燒劣質燃料的流化床
鍋爐,把造氣爐燃燒未盡的爐渣進行破碎,將符合要求的破碎爐渣再次人爐燃燒,每年可大大節約塊煤用量。這既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又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造氣爐燃燒未盡的爐渣由于濕度大,在破碎時一般采用立式
破碎機,這種破碎機在破碎爐渣時錘頭與反擊板磨損較快,并且要經常更換,嚴重地影響生產效率。要延長錘頭與反擊板的使用壽命,單純大幅度地提高耐磨材料硬度從使用成本來講并不合算。在實驗時,我們發現甩料盤的結構不同,對破碎機的破碎能力有很大影響。
一、立式破碎機甩料盤的結構與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立式破碎機的甩料盤大都采用錐形結構,工作時,物料自進料斗進入破碎腔,先落在甩料盤上,經增速飛向反擊板被擊碎,碎料回彈下移,又被安裝在轉子上的打擊錘頭打擊破碎,碎料被擊后吸收能量外飛下移,又與反擊板撞擊破碎,如此反復,物料在呈“Z”字形運動過程中,被多次錘擊和撞擊,直到排出機體,破碎作業方告終結,破碎后的物料經下料口出料.
這種甩料盤的結構特點是借助甩料盤的離心力將全部物料拋向簡體的內壁,與安裝在內壁的反擊板猛烈撞擊后,再落入T層內進行破碎,這樣,原來細碎或較小的合格物料和大塊物料同時被撞擊,能量消耗較大,加劇了錘頭和反擊板磨損.為此,我們考慮設計一種特殊結構的甩料盤,能夠使部分物料在錘頭和反擊板破碎前大小分離,使細碎或較小的物料直接漏到下層破碎或直接從出料口排出,而大塊的物料由甩料盤甩向反擊板進行猛烈撞擊,這樣就可以減少錘頭和反擊板磨損。
二、立式破碎機甩料盤的結構改進
通過對甩料盤的結構分析,我們對現有甩料盤進行了結構改進,甩料盤由原來的錐形實底結構改成了漏7L結構,即在圓盤的邊緣開了六個60-70mm的u型孔,并在U型孔之間的平面處焊接著厚度為30-35mm的交錯排列的65Mn鋼塊。其結構示意如圖1所示。
由圖一我們可以看出,這樣設計的甩料盤在甩料時,當物料小于60mm小塊及細小顆粒,就從U型孔中自然落下,到下層由轉子破碎成更小的物料或直接從出料口排出。大于60mm的物料在甩料盤上與鋼塊相撞,物料產生了裂紋,再加上物料之間的相撞,物料與筒壁反擊板的相撞,物料內就有一定的松散,再經過轉子的破碎,就能把大塊物料破碎成很小的物料,實現了既可以破大于60mm的物料,也可以破小于60mm小塊及細小顆粒,對不同的物料破碎腔利用充分,提高了生產效率。甩料盤上的鋼塊磨損20mm后可以重新焊接65Mn鋼塊,提高了甩料盤的使用效果。
三、結論
由于工業鍋爐產生的爐渣都是塊狀,且硬度大,要實現爐渣的資源化,就必須將爐渣破碎成各行業需要的粒度,才可回收利用。通過對甩料盤的結構改進,延長了錘頭與反擊板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停機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該甩料盤的結構改進也適合破碎其它各種物料,如鹽、石膏,煤矸石等,完全能夠滿足破碎物料使用要求。